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
路途上会有很多站,
很难有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走完,
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
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
然后挥手道别。
《千与千寻》已然是21世纪的一部当代经典。首映18年后,《千与千寻》终于在国内上映了。
18年里无数次回味,18年后上映时这些人依旧怀抱着仿若初见的热情,这是为什么呢?
在千与千寻的上映信息里,我看到了这样的评论:小时候看沉迷于奇幻的美景,不可思议的想象;现在看,看得都是现实和自己的眼泪。
这是宫崎骏为成年人编织的童话,他并不是告诉你:一切都很美好。他只是静静坐在你身边,陪你走完一段旅程,然后目送你继续出发。
《千与千寻》的复杂和深邃,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动画片”。
比如,你有仔细想过“千与千寻”这四个字的意思吗?
我原以为,它只是一个听起来郎朗上口的日文翻译。直到又看了一遍电影才意识到,原来它是“千”和“千寻”,是一个人的两个名字,一个人的两个状态。
千寻,是她的本名,代表的是一个未经世事的10岁少女,是未经历过伤害和剥夺过的完全体。
千,是她被汤婆婆夺走了姓名后的代号,是一个远离亲人、失去自由、拼命寻找出路的人。
千与千寻,一个是破碎的自己,一个是完整的自己。
01这部电影,并不是供给孩子的动画,它里面处处充满着成年人的人生隐喻。
就像无脸男,它没有脸、没有形态、没有表情,但不知为何,你看到那张脸,体会到的是寂寞和孤单。
很多人说,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是无脸男。
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跟自己很像吧。
他懵懵懂懂中被世界同化,发现袒露真心很容易受伤,于是带上了沉默的面具;发现与众不同很容易被误解,于是变成了没有自己面目的无脸男。想用金钱填补一切。爱,寂寞,同伴他都想买。
所以他捧着金子出现,大闹一番。
但是遇到了千寻,他变了。他想把最好的一切都给他,傻乎乎捧出真心:给她金子,护身符,好吃的。
千寻的父母,在外在之物的诱惑和自身本能的驱动下,贪婪进食,最终失去了自己本来的样子,变成了失去思想、只知道进食的猪。
为了救父母,千寻独自踏上了冒险之旅。
她必须找到一份工作,必须吃下这个世界的食物。才能不消失,不变成动物。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真实的景象。
它可以是金钱、是房产,是名誉、是权力,是被外部教导你必须拥有、你必须渴求的一切。
我们拼命地追求、占有,将自我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挂钩在这些事情上,最后的最后,忘记了我们是谁。 02在《千与千寻》中,最核心的一个隐喻,是名字。
在剧中,名字有着独特的能量。汤婆婆会剥夺掉对方的姓名作为束缚,一旦被雇佣者的名字一旦被夺走,就再也无法找到回家的路了,一辈子成为她的奴隶。
如果吃下了汤婆婆的食物,为她打工,就相当于出卖自己的灵魂,甚至会逐渐忘记自己的名字。
小时候我想,怎么会忘记自己的名字呢,我会记得牢牢的。
后来发现,原来忙着和世界融为一体,忙着成为别人眼中还称职的大人,真的会慢慢忘记自己本来的样子。
18岁的时候常常说,梦想就是用来实现的,被嘲笑算什么,有朝一日我一定可以。
30岁的时候却改了口,谈梦想,都是小孩子的事情。
原来,我们已经成了那个因为忙碌,而忘记『名字』的千寻。
人的成长过程,不断地会遭遇那些试图剥夺你“名字”、试图夺走你自我的人。
父母给予孩子名字,同时也在孩子身上投射了自己的期待,一个人往往一生,都没有走出这种别人的期待;而一旦进入社会,进入不同的组织,本质上更是一个不断被削弱自我的过程。
自我的追求,被替代为父母的追求;自我的意志,被替代为企业的意志。
有时,这种逼迫是强硬的;有时,这种改变是温情的,是自觉的,是充满给予的,甚至是我们主动投向的。
后来,你成了的张经理、王总监、你成了技术大大,你成了9527。 最终,每个人都有了两个名字:一个叫千,一个叫千寻。
03寻找自己的名字这件事,很重要吗?
我想起来了多年前的一期《康熙来了》,蔡康永聊起《千与千寻》,说到白龙回想起自己名字的片段,他忽然哽咽。
当时,现场嘉宾全都流露出震惊的表情,实在无法理解哭点是什么。
蔡康永说:“你不觉得感动吗?他忘记自己的名字很久了耶!”
小s回复道:“所以你是经常忘记自己的名字还是怎样?”
今天,看了白龙记起自己名字那段情节,一下子明白了蔡康永的心情。
电影里,千寻骑着白龙飞在天空,她忽然想起来自己曾经掉进去的那条河,那条已经被填起来盖上高楼大厦的河。那就是白龙的自我。
她说:“白龙,你的名字叫做琥珀川。”
那一刻,鳞片飞起,白龙化作少年。他和千寻在空中牵起手,两个人的眼眶里涌出泪水。
“我真正的名字,叫做赈早见琥珀主。”
即便被填河,被盖起高楼,面目全非。但多好啊,我还能想起自己原来的名字——我是那条你曾经坠入的河。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两个名字。
我们出生时,是千寻;而后我们变成了千,不知道自己是谁,找不到回家的路。
这世界上有太多人作为“千”度过了这一生,也总有人披星戴月,翻山越岭,甚至一度末路穷途——
只为找到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