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4

30年前,咱们被爸妈逼着背古诗,学珠心算,现在回想起来是不是觉得有点傻?觉得傻,不是你的眼界比父母当年更高级了,而是你站在一个更高的时间维度上,从2022年看1992年,当然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没必要的。

今天做决策,为了让未来的娃不觉得咱们傻,就得站在未来的维度上想问题。

不说20年那么远的事了,5年10年行不行?

怎么知道未来5年的趋势呢?

对于中国父母来说,未来有个很好的参照物:发达国家的今天。

我不是说中国一定要走国外的路子,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逻辑:发达国的今天,是发展中国家的明天。(商界里说的“时光机理论”)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相信,中国将会迎来“银发经济”,不只是因为老龄化加剧,还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是,欧美现在已经这样了,老人有钱,舍得花钱。

教育上也是一样,近几年来国内流行的编程思维,STEM教育,甚至儿童绘本的普及,都是在国外流行多年后传入中国的。

所以,思路就清晰了很多嘛。

看看今天发达国家的教育在重视什么,什么样的人才更吃香,就等于有了水晶球。毕业那会儿出现了一个趋势,在高精尖的领域里,大公司的核心高薪岗位,特别喜欢招数学、物理、计算机这些“扎实学科”的人。

这些年来,这个趋势越发显著,金融行业也“沦落”至此。

很多学了好几年金融的人,毕业后傻眼了,那些梦寐以求的大金融机构、大投行、大咨询公司,都对学数学的青睐有加,物理和计算机专业也会在招聘广告里特别点名,相反纯经济专业反而不那么受待见(除非有CFA证书加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