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我在厨房做饭,门外发生了一件让人震惊的事。
思思跑过来吃惊的说:“妈妈,隔壁的阿姨又在训孩子了。”
我问:发生什么事?“妈妈,隔壁阿姨比我老师还严格,阿姨把自己的孩子“轰”出来了,让他们站在门口背书,如果背不会就不能进屋吃饭。”
我问:这么一对比,是不是觉得,你妈妈对你不严格了?
思思笑笑,默不作声。
思思还没放假之前,每次老师布置的背诵任务,需要家长签字,有时候英语背诵作业要在群里接龙。
思思说:“妈妈,语文背诵先签字吧,英语作业先接龙,我写完作业再背给你听。”
我说:那不行,你得先背会,我再签字再接龙,我可不想欺骗老师,做不诚实的家长。思思只好当着我的面,把该背会的作业都背会。
如果我发现她背得不熟练,我会让她重来。像背诗词,背课文,还要随机抽查,比如我说上一句,让她接下一句。
思思有点委屈的说:“妈妈,你怎么这么严格?我老师都没有这样。
我说:那当然,妈妈对自己也很严格,我首先做好自己,管教你的时候才有说服力。
我以前上学的时候,语文和英语老师也是很严格的,所以我英语功底还不错,现在还能辅导你英语。
但是我数学就不行,底子太薄,基础没打好,所以,我现在不是还得跟你一起学数学吗?相当于我就是给自己以前偷的懒补课。
有一次,思思语文老师在群里夸我,说我辅导孩子有方法,辅导的很好,让其他家长像我学习。
其实我心里在想,不是我辅导得好,而是我自己也有认真的在学,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就像思思上三年级时,写作文多次被老师打回,要求重写,她有畏惧心理,我就陪着她一起写。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就是孩子最初的课堂。
很多网友,包括我自己都非常喜欢董卿,她口吐莲花,往舞台上一站,就散发出一种迷人的气质。
董卿曾在一次访谈中,透露了小时候父母对她的教育是十分严苛。
从刚开始识字的时候,父亲就督促她每天抄成语、古诗,再背下来检查。
所以上小学的时候,就因为成绩优异,只读到四年级就破格跳级进入初中。
上了中学,父亲每天会给她开书单,要求她必须读完多少名著,并且要摘抄书中的精彩句子。
当年她的“小鸭脖子”台灯下每天贴10个纸条,是父亲要来检查的功课。
董卿坦言,也正是因为父亲当初的严厉要求,自己喜欢阅读的习惯也悄然养成。
直到今天,在外打拼,也不肯丢下书籍,她说:“如果我几天不读书,会感觉像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董卿曾经无比讨厌父亲的严苛,但是如今却无比的感谢父亲:是父亲让我成为一个内心挺强大的孩子。
因为进入社会以后,你会遇到很多很多的打击,你都需要坚强去面对。
所以现在,我发现很多事情我还挺能咬着牙去坚持下来。”"
前几天,我们在读书会上探讨关于严厉和控制的界限。
很多父母已经活成了控制型父母,但觉得自己只是严厉而已,这里面其实是有区别的。
比如有的父母小到孩子交友,报考学校,以后就业,择偶都强烈干涉,这是在控制孩子。
被父母长期控制的孩子,其实精神世界已经死亡,只是肉体尚存在而已。
有的父母注重培养好孩子好的习惯,比如说学习习惯,阅读习惯、思考习惯、做家务的习惯、吃苦耐劳的习惯……这是严厉。
我们作为父母的人,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但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乔布斯说:人生的前30年需要养成好习惯,后30年好习惯来成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