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标题党一回,讲讲在亮马河畔度过的半年。
在我23年平淡无奇的颓丧人生里,能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UNDP China)实习,绝对算「为装作很厉害的样子,绝对要分享的经历」其中一件。
头图所示的办公院子,叫「联合国大使馆」。
作为一个英语还可以,但口语特渣的半吊子国政应届生,收到面试邀请邮件后,一看办公室名字居然如此洋气,纵使行李都已经邮回家,本着集邮使馆的目的,我穿着黑色小睡裙,书包上晃荡着大丸子奔去面试。
怀着半日游的心态聊完,未来的老板握紧我的手,笑容满面祝我毕业快乐,以及22岁生日快乐,我也在当天下午收到入职邀请,算是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在我入职后,UNDP China实习生招募流程有过变化。由各组分开招人,改为HR统一招募,流程大概是,官网申请—笔试—群面—可能的单面,不知有无最新变化。
申请UNDP China实习岗位戳下面:
http://www.cn.undp.org/content/china/en/home/operations/internships.html
我所在的组是Resource Mobilization,中文一般讲成战略合作处,负责UNDP在华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与维系。
日常是和潜在合作伙伴开会,有基金会、智库,也会有外企、私企,一轮轮谈判,从写合作案,到尽职调查,再到谅解备忘录的起草,以及签约仪式的筹备。
对我来说,最有趣的部分,是有机会参加各种论坛、峰会、使馆日,快速了解不同行业,认识背景各异的人,并与他们分享UNDP在做什么、双方合作的可能性及方式。
在入职的第一天,手心里满是汗的我,紧紧攥着老板的半打名片,与蒙古国庆招待会上每一个愿意与我认识的人交谈,结束后和同组实习生数各自换到的名片。
有趣归有趣,艰难的部分,自然也逃不脱。
联合国体系下的实习生,除基金会资助项目外,几乎全部都没有实习工资。作为一个无薪酬实习生,开完一天会,回家写策划案写到零点是家常便饭。
除少数国际公务员外,大多数联合国在华雇员均为合同制,在给到中国办公室预算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实习生不可避免的承担起更多的工作压力。
压力的背面,是饱满的张力。
不同于上一份在外企的实习,我不再囿于琐碎的流程与严明的等级,可以更自由的参与讨论,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在承担起更多责任的同时,有足够空间将想法付诸实践。
在这个方寸小院,许许多多有趣的灵魂在这里相遇。
要是列举学校,明晃晃一排,大多数人怕都会惊呼,但我不喜欢贴标签。只是偶尔刷朋友圈,看到他在跟秘鲁民主选举,她跟科考船去南极,似乎也有看到更波澜壮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