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今天是礼拜天,我不想练字了,我想出去玩。”
经常会有家长抱怨,孩子一开始对某件事或学习兴趣十分浓烈,但渐渐的,甚至过不了多久,就会失去兴趣,排斥起来,是孩子真的不喜欢了还是不愿意坚持呢?
任何一个人长时间接触学习一样东西都会感觉到厌烦,更何况还是喜欢新奇的小孩子,所以我们要重视孩子的这种心理变化,而不是一味的用成人的脾气去“威胁”孩子坚持下去。如果你不对孩子的这种厌烦情绪进行调整,任其发展的话,可能这种厌烦情绪就会变成抵触、憎恶的情绪。
那我们需要怎么调节孩子对练字的厌倦情绪呢?
我们想要调整孩子对练字产生的厌倦情绪,我们就要知道这种情绪波动是从哪来的。
这种情绪可能是因为孩子在练字的过程中觉得无聊了,看不到自己的进步产生的负面情绪让他开始抵触练字。在孩子的世界里“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家长们千万不要去刺激、责骂、强迫孩子,这样可能只会造成反面效果,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积极鼓励孩子。
孩子厌倦练字的还有一种可能是练字的时间太久了。每周一次书法课,长时间的练习,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进步,反而更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心理,严重消磨孩子的兴趣。兴趣都已经没有了,何谈进步,更何谈促使孩子身心的健康。家长们也千万不要觉得多写、多练就能进步,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练太久可能会消磨孩子的兴趣。
《挪威的森林》永泽有一句话:“绝大部分人都只是在机械地劳动,但那不叫努力。”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如果父母没能帮孩子选择正确的方式,孩子的努力并不是真正的努力。
练字应该是每天的必修课,每天花二十分钟练习,比一天大量的练习,效果好得多。所以,正确的方式,科学的练习时间,直接影响着孩子能否长期保持兴趣,并坚持下去。
线下的书法课,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了孩子其他方面更强的诉求,他们渴望自由,渴望快乐的天性被深深的压抑,他们渴望拥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不是大量的时间都在补习班里。
互联网课程,新的学习模式,孩子的兴趣度明显能提高,家长们如果一同参与到孩子的学习里,既陪伴了孩子,又让孩子可以更好的学习成长。
不管是练字、练琴还是学习,孩子都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家长除了要坚持也要及时调节孩子的情绪,最后还有一个“三不要”分享给家长们。
不要忘记孩子的注意力时长。每个孩子的注意力时长都不一样,建议合理控制孩子每天练字、学习的时间。
不要把一个肯坐下来练字的孩子的用“好”与“坏”评判。在孩子的世界里“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应该要肯定他的进步并对他的不足之处做总结,练字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要用数量来看成进步的标志。学习是要温故知新的,练字也一样,不要以为孩子只要多写,多练,就能很好的进步。
写一手好字对于孩子的未来太重要了,不要因为孩子不愿意练字就放弃了,一个优秀的孩子多半来自于家长的坚持与引导。
关注“芝课”获取更多家长教育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