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情志气候也有,情志不当也伤身《黄帝内经-素问》卷二学习笔记4

卷二之 阴阳应象大论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如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感受】
除了自身阴阳得动态平衡,也需与外界的四季的五行相平衡,四季生、长、收藏的运行产生了风、热、湿、燥、寒的气候变化。
那若外界之风强过自身,会有眩晕动摇、抽搐、震颤、挛急表现,
热强于自身,肌肉就会生发红肿,
燥气太过,津液就会枯涸,
湿气太过,就会生发泄泻。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感受】
天有四时五行,人有五脏五行,五脏的运行则产生喜怒悲忧恐五种情志。
情志过,也伤身,过喜过怒会伤气,暴怒伤阴气,暴喜伤阳气。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感受】
还记得生气通天论同样讲过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流连,乃为洞泻;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
秋伤于湿,冬逆而咳,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和这段一个意思,春受风致夏泄,夏受暑致秋疟,秋受湿致冬咳,冬受寒致春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