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你一年能挣多少钱?'当时我瞬间感到一股莫名的紧张从我体内升起,女儿终于问了我这个问题,对此,我努力地想表达得轻松一些,心里想着,怎么把挣多少钱说得形象,又不造成她价值观上的误导呢?"
这是我今天读到的一篇文章中的片段。我也曾像这位父亲一样,怕孩子问到钱的事,担心不小心误导了他。在我的育儿观念中,我希望孩子不要过早关注父母钱财,以免产生过分依赖父母的思想,而是应该去体验自食其力的快乐。
曾看到过一个调查:70%的富有家庭,富不过两代,90%的富有家庭,富不过三代。富有家庭尚且如此,我们这种工薪家庭如果不教育孩子勤俭节约,岂不是更惨?
在儿子读三年级时,一天在饭桌上他突然问:"妈妈,咱们家有钱还是平平家有钱?"我当时一愣,大脑飞迅运转,感觉这是个良好的教育时机,便说道:"咱家不穷,但不如平平家有钱?""为什么呀?"儿子问道。我决定开诚布公与他谈谈:"你看,你的爸爸和平平的爸爸是同事,挣钱一样多,我和平平妈妈挣钱也差不多,可是平平的爷爷奶奶有工资,而你的爷爷奶奶没有工资。以后我跟爸爸又养他们,咱们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所以咱们要节约,不能乱花钱。"
儿子本来就是个懂事的孩子,果然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从来不乱花钱。买玩具,只要超过100块,他会自动换成价格较低的那款;对服装的品牌从不挑剔,买啥穿啥;每年的压岁钱整整齐齐放在抽屉里,不舍得花掉。对此我心里窃喜。
在给他良好的物质生活的前提下,让他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使他拥有前进的动力,不把父母的钱财与付出当成理所应当,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然而两年后,我突然意识到这种节俭教育的弊端。我想买台榨汁机,他坚决反对,说吃水果营养一样;考上重点中学得知要交学费,表示要转到普通学校;电脑游戏中有个小测试问:与同学聚会你会选什么地方?他的答案是家里,理由是省钱。
我明显意识到,这孩子在对待钱财的态度上正走向另一个极端。我有义务让他明白节俭不是对自己的苛责,要学会合理消费,学会享受生活,不然就失去了赚钱的意义。财富的多寡靠的不是节俭,重要的是拥有赚钱的能力,用钱去换时间,换技能,长见识,开阔视野。钱这种东西,只有去用,才能发挥它的价值。
现在,儿子上中学了,我们谈钱时不再刻意避开他,明确告诉他我和他爸的工资有多少。在自己喜欢的东西面前,他也不只关注价格标签了,而是更注重品质。
虽然对孩子的财富教育走了弯路,但总比不敢面对要好的多。我也相信,随着阅历的增加,他会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