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一、知其人
东晋诗人。20岁前读书,40岁仕人。后辞官归隐
陶渊明辞官过程。陶渊明辞官相关文字
读其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第一层。
人境。人境之上:仙境,人境之平:野境,人境之下:鬼境。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车马喧:官场喧嚣。
心远:远,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远离。心灵远离官场。
偏:僻静。宁静(无喧)
喧:争名夺利
偏:静心审美
“心远地自偏”是情趣还是理趣。因为心灵远离官场的喧嚣,所以觉得地方自然僻静。
第一层写,大隐之道:心远地偏
第二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菊”可否换位“花”,写菊花的诗歌,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
菊花:凌霜绽放,不与群芳争艳,象征与世无争、清高自守的品格。
与世无争,清高自守的隐士情怀。
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陶渊明的“悠然”之感。
慢慢悠悠,轻轻松松,晕晕乎乎,飘飘摇摇,自由自在。用上叠词。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青山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审美至境,物我两忘。
“日夕佳”晚年隐居生活最美。
“飞鸟相与还”寓意何在?
携家归田,生活温馨
第二层:赏析第二层:采菊(志趣高洁)见山(心境悠然)夕佳(晚年最美)鸟还(生活温馨)总结:一切景语皆情语
大隐之乐,物我两忘。(情趣)
赏析第三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真意:生活的真谛。
忘言: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得意忘言”中国美术史上的基本命题。不是不会说,不是忘记了,而是不用说。因为“言不尽意”。是讲究的就是含蓄美。不言之美,诗意无穷,余味无穷,不言之言,远胜有言。
大隐之境,得意忘言(意趣)
赏析的总结:大隐之道:理趣深邃;大隐之乐:情趣盎然;大隐之境:意趣无穷;大匠无痕:诗意盎然。
写作:赞陶潜诗
精诚:说人话
精练:说短话
精彩:说有文采的话。写微文或小诗。
车马无喧,心远地宁
采菊东篱,高洁雍容
悠然见山,物我相融
飞鸟还巢,归田相通
字字景美,句句意浓
平淡外表,绚烂内容
前面是景色,后面是心情。后面是总结。
陶渊明铁杆粉丝,苏轼曾写作多首和陶潜
一开始平淡,追求绚烂,最后归于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