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记公元前86-前75凡12年事。
一、纪事
1.霍光辅政。
初,因昭帝年幼,由谁来任三辅政大臣之首霍光、金日磾互相谦让,武帝赐《周公负成王朝诸侯图》,明示由霍光任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辅政,在律己勤政的同时,汲取吕氏摄政,戮杀宗室,疏远皇族,最终灭亡的教训,重用宗室人员,担任朝廷要职。以朝无旧臣奏请张汤之子张安世为右将军兼光禄勋,作为自己的副手。任杜周之子杜延年为太仆、右曹、给事中。霍光持刑罚严,杜延年常以宽厚佐之。张安世、杜延年都被列入麒麟阁二十一功臣之中。一时间,朝野平稳,政通人和,虽仍外有夷祸,内滋叛乱,皆被次序平定。
期间,燕王刘旦在武帝丧时,闻书讯不肯哭,以文书封口处玺印过小称诈,派人到朝廷刺探虚实,伺机生变。对昭帝奖赏赐嗤之以鼻,认为当皇帝本来应该是自己,用不着谁来赏赐。郎中成轸以“独可坐而起索,不可坐而得”,唆使刘旦造反,韩义等人数劝谏,刘旦把韩义等十五名官员处死。并与刘泽串通,约定日期,共同举兵叛乱。后被隽不疑获悉,尽诛刘泽等,燕王旦以至亲故,没追究其责。昭帝念韩义“无比干之亲而蹈比干之节”,擢升其子韩延寿为谏大夫,以彰显作为人臣应守的礼义。隽不疑因功迁任京兆尹。
刘旦不知愧改,后又勾结上官桀父子、桑弘羊、盖长公主、丁外长等欲图不轨,后事情败露,盖主、刘旦畏罪自杀、其余人全部满门抄斩。
上安桀父子叛乱,实在有点不可思议。上官桀贵为三辅臣,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子上官安为车骑将军(装甲兵司令,还掌管京城兵权)、封桑乐侯。安之女又是皇后,昭帝常赐他在殿中吃饭,回去便对门客炫耀:“与我婿饮,大乐!”有人劝安,你造反废掉昭帝,你皇后女儿怎么办?上官安来句烁古名言:“逐麋之狗,当顾兔邪?”即追逐大鹿的猎狗,哪还能顾及兔子。人性之贪婪,可谓登峰造极!
2、隽不疑有母则直,霍光无欲乃刚。
隽不疑担任京兆尹,治下官员及老百姓对他都非常敬佩。每当他巡察各县、各地是否有冤案归来,他母亲总是要问:“给受屈的人平反了吗?救了多少人?”如隽不疑说多有平反,他母亲便很高兴;如果说没有,他母亲便不高兴,不吃饭。有这样伸明大义的母亲,所以,隽不疑虽执法严苛,但并不残酷,威信很高。
有一天,有位男子乘坐黄牛犊车来到未央宫北门,自称前太子刘据。昭帝令三公、九卿、将军、及中二千石等一同前去辨识,围观群众有数万人。隽不疑赶到后,立即命令手下将其逮捕。有人劝他说:是否是前太子,尚且不知道,还是从长计议的好”。不疑说:“各位何必担心他是否真是前太子,春秋时期卫国太子卫蒯聩因得罪卫灵公,后来即使卫蒯聩儿子即了位,也不接纳他回国。这事连《春秋》都加以肯定,何况前太子得罪先帝,逃亡在外,就算没死,如今回来也是罪人”。昭帝和霍光听说后,大加赞赏隽不疑。后查证:这个男人,本来是夏阳人,叫成方遂,以占卜为生,太子的一位侍从曾找他算卦,对他说:你的身材相貌很像太子。成方遂颇为心动,希望借此取得富贵。此事之后,隽不疑更是声震朝廷。
霍光辅国,以伊尹、周公自楷,殚精竭虑,峻法重典。上官桀想让自己的五岁孙女入宫,以期日后当皇后。上官桀的孙女,是霍光的亲外甥女,霍光以年幼不允。上官桀找昭帝姐姐盖长公主的男宠丁外人帮忙,才把孙女送进后宫。上官桀答应过事成之后给丁外长求一个侯爵,霍光不许,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取得受皇帝召见的资格,霍光还是没有答应。于是上官桀父子深怨霍光。
燕王刘旦和盖长公主谋反后,桑弘羊的儿桑迁出逃到桑弘羊以前的部下侯史吴处,后桑迁伏法。时逢大赦,侯史吴投案自首。延尉王平、少府徐仁共同负责处理谋反案件,认为“桑迁是受其父谋反牵连,侯史吴只是窝藏谋反的受牵连者”,于是按大赦令免了侯史吴的罪。后来御史重查此案,认为“桑迁精通经典,明知其父造反而不加阻拦,与谋反者并无两样,侯史吴是三百石官吏,不同于一般百姓不懂法。故侯史吴不能赦免,并弹劾王平、徐仁放纵谋反者。徐仁是丞相田千秋的女婿,所以田千秋几次想为侯史吴说情,又怕大将军霍光不听,便在未央宫北门召集中二千石(副省级)及博士官商议按法律应问侯史吴什么罪名。大伙都知大将军意见,一致指控侯史吴犯窝藏谋反者大逆不道罪。田千秋只得将大伙意见如实上报朝廷。霍光认为田千秋不应召集群议,致朝廷内、外言论不一,下令将王平、徐仁逮捕入狱。后杜延年上书劝谏,霍光虽然没有赦免王平、徐仁,认为他们玩弄法律,但丞相田千秋没受到牵连,和霍光一直和平共事。
金日磾两个儿子金赏、金建因与昭帝同岁,起卧都和昭帝在一起,与昭帝很要好。金日磾死后,只有金赏继承了侯爵,佩戴两种绶带。昭帝对霍光说:“金氏二兄弟为何不能都佩两种绶带呢?”霍光说:“只能由金赏继承侯爵。”昭帝笑着说:侯爵不侯爵的,还不是咱俩一句话”,霍光说:“根据先帝约定,只有于国家有功的人才能封侯”,昭帝只得作罢。
3、昭帝之明。霍光大权独揽,一大批人眼红。时燕王刘旦欲反,派孙纵之携带大批金银财宝进京赌赂盖长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等。上官桀使人伪造燕王上书,言称“霍光校阅羽林军,仿佛皇帝出巡一般,事先驱赶行人,又派太官为其布置食宿”。又称:“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近二十年,回来后只不过封个典国属(管理外夷)官职,而杨敞没立什么功劳,却被封为搜粟都尉(农业部长),另外霍光还擅自增调大将军府的护卫。霍光大权独揽,怕要生事。我愿意交出燕王印玺,回朝廷护驾,以防有变”。上官粲乘霍光休假不在朝廷时奏报给昭帝,本打算立即逮捕霍光,撤职查办。但上奏后,昭帝却扣留不批。第二天早上,霍光入朝,听说此事,停在朝房,不敢贸然进殿。昭帝问:“大将军在哪?”上官桀说:“燕王控告他的罪行,所以他不敢上殿”,汉昭帝下令:“召大将军进来”。霍光进殿后脱下官帽,叩头请罪,汉昭帝说:“大将军戴上帽子,朕知道这奏章是假的,你没有罪。”霍光道“陛下何以知之?”汉昭帝说:“将军去校阅羽林军是最近的事,增调将军府护卫还不到十天,燕王怎么知道的?况大将军您要造反,也根本用不着增调护卫呀”。此时,汉昭帝年仅十四岁,朝廷官员无不惊讶他的英明断判。
公元前78年春,正月。泰山上有块石头自己立起来了。上林苑中有一棵枯死倒地的柳树复活并站了起来,有虫子在树叶上啃出“公孙病已立”的字样。鲁国符节官睦弘上书朝廷,称:“大石自立,僵柳复活,应该是有一位平百姓成为天子。被废黜的公孙家族要复兴了。汉天子作为尧帝的后代,应该把皇位禅让,自己去一个封地百里的列侯,以顺天意。”这真是活的不耐烦了,妖言惑众,斩立决!
4.傅介子出使。楼兰,龟兹受匈奴挑拨多次拦杀汉朝使臣,昭帝派傅傅介子出使大宛,顺便问责龟兹、两国。到龟兹时,正好匈奴使者也在龟兹,傅介子率其随从将匈奴使臣杀死。回来后报请大将军霍光要刺杀龟兹王,大将军认为龟兹路远,可先刺楼兰王。至楼兰后,傅介子以厚礼私见楼兰王,并刺杀之。
二、名辞
1.椒房之重:椒香房暖,喻指受宠
2.逐麋之狗,当顾兔邪:追猎麋鹿的狗,哪还顾得上兔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