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发现浙里 品仁感情 2023-09-10 09:42 发表于浙江
口述 :八旬周大(孔?)迪老人等乡亲
资料提供:《平阳县志》,平阳报,网络等
照片:鳌江山越,网络
编辑:鳌江山越
古道起自梅溪,至塘川白马殿,全长约8公里。相传是平阳最早入闽古道
历史上有三条。这条是和千八古道相连,通往文成,泰顺,衢州。和著名霞岭古道接壤,主动脉,始建于秦代,激活了整个平阳
沿线经梅溪老街,栖真寺,上园,塘川老街。沿途风光秀丽,景致盎然且瑰丽神奇也是这片古道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梅溪又名溪头老街,始建不详,街中还能见上个世纪老卫生院,机关
一条清溪从山中倾泻而下,九曲回环包围着这块山坳。百姓世代在溪眫耕种生息,沿路依稀还能看到许多古屋,老店铺的身影。一颗苍天巨榕镇守街心,绿荫如盖,树冠葱茏,树围至少应有3米见宽,或有200多年以上历史。溪头有一寺,始建不详,据说唐代已存。在某部文献中有述录。
街尽头,有岭路直达山巅,即梅浦古道。
山岭抬升平缓,满目葱茏,原生态自然风貌毕现:嫩绿的野草倔强地从陈年的石板缝中钻出,没过了古道。两排青山,翠竹一览无余,抬头是一尘不染,蔚蓝的天空,四周扑面而来花草的清香,随处是大自然的旋律...真正全景立体浸入式地大自然体验。
除途中一处断崖栈道需格外小心,非常适合户外休闲,踏青,赏玩。
不远有一处雄“关”横亘眼前。原来是一处凉亭驿站,用规则块石打磨垒砌,内部陈设有石桌,椅凳,仿佛古墓派的居室。始建无考,来历不详。庄严,古朴嵌入眼前,和古道风貌相得益彰,融于一体。
在隘口处,古道开始变单节石板,古路几乎全没于杂草中。多了一份野趣天成和探索的兴味。
在一处硕大的巨崖下,别有洞天,突现一洼碧泉,有流淌的小股山泉滋润着崖下的一席迷你草坪,显得格外青翠,可爱。仿佛童话王国中的绿野仙踪,上帝的袖珍花园。很想化身一只毛虫,在这片玲珑的世外桃源,“人间天堂”踟蹰,享受清新的空气和水源。
图片
在一处山角,断崖像瀑布般倾斜,再加遭遇山火,显得格外突兀。石板栈道沿崖而砌,凶险十分,大有华山路险,三秦井陉之神韵....也是让人记忆最深刻的地方。
“无限风光在险峰”,逶迤的古道俯瞰平原俏丽的风姿,内心充满了感动与感激。突然领会:造物主对每个人的恩赐都是公平的,就看后人如何把握与整合一切机缘巧合
怀着惊心动魄,忐忑不安的心情过崖,眼前再现坦途,又是一副鸟语花香,青翠祥和的景象。仿佛九死一生后的凤凰涅槃,身处大山最深处,与世隔绝,也和天地万物更加契合即罗阳山从这里至塘川十八弯陡峭名十八盘岭图片
沿古道拾级而上,坡上有一陈府殿?面前已被水泥路与现代气息替代。行至不远,有一隘口,栖真寺即位于隘口北坡。
2013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经国务院核定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鳌江镇罗洋村的凤山栖真寺五佛塔榜上有名。这是我县继龙山头石棚墓和顺溪古建筑群之后的第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悉,五佛塔原有五座,现存四座。据明天顺元年(1457)《重建塔记》记载及对佛塔构件特征考证,该塔系五代后周广顺年间(951-953)所建。栖真寺规模宏大,鼎盛时期有千名僧侣。明清时代的方志和民国时期史料显示,栖真寺为平阳著名古刹之一。旧栖真寺已毁,现栖真寺系20世纪90年代重建。
五佛塔是群组青石结构的单檐塔,以五塔为一组。因为这五个塔的壶门之内分别供奉着一尊佛像,故称之为“五佛塔”。又因供奉的是五尊如来佛,故亦称“五如来佛塔”。
是温州七佛塔前身。温州孤例。浙江省罕见。相传曾有建文帝栖身的影子。后招来朝廷追杀,火劫。据说地下有暗道。僧人才幸免于难。从精雕细刻的佛塔,我们可见一斑。具是明代工艺代表,且是宫廷高度。让人们浮想联翩
山中另有1卖技,刘秀逃难的传说
以及金口玉牙,未士之帝:罗云秀的传说。都映射了那位传奇皇帝...
现仅存五佛塔
每座佛塔均高2.8米,由塔基、塔顶和塔身装配而成,单檐石质,六边形,仿木结构形式。四座塔形制相同,分别由台基、基座、塔身、顶檐、塔刹等组成。周身有惟妙惟肖的貔貅,花卉等浮雕装饰,正中嵌入一尊大士盘腿坐象,裙袂飘飞,表情生动,慈祥和蔼,从工艺和历史角度讲,栖真寺五佛塔都不愧是地方担当。
往右另有天师岩方向。也是一处决胜的探险,瑰丽之处。其中分布无穷地道,洞窟,大洞套小洞。神奇乖张,天工开物,鬼斧神工
古道下行约3-4里,即塘川乡。
塘川是晚清民国,地方赫赫有名的古集,中心村。其中白马殿始建不详,有铭文碑刻系乾隆年间重修。这是古代通勤的必由之路,交通要道。
另有塘川八咏碑,上园老街,道光戏台,周梦江故居。
八咏碑是明代旅游指示牌。可以想见塘川当年英姿。有八块玲珑剔透的石子分矗山中,活灵活现,形式八个栩栩如生的造型。如今连年开山,加野蛮建设。多已不见
当年商业繁荣,人声鼎沸,纸扎,蜡烛,糖花,嫁娶业,屠宰业,一度兴盛,吸引着十里八乡的百姓,商贾来此交易,买卖。至今街中尚存一处百年老字号遗址“周源发”香糕店。图片
据地方老人周大(孔?)迪称:遗址始建约道光年,后人在宣统年续办“周源发”香糕店。当年古鳌头尚未崛起,路途遥远,十里八乡逢喜事作嫁妆,必来塘川(当时为乡)采办糕饼。原大屋为正厅,左右厢房,门楼结构。围合成大四合院以及一耳房小院。规模近1000个方。
正厅落差大,出檐深,气派庄严。用料浑厚,独具匠心。圆柱做轩廊,雨天行走滴水不湿。细处都有美轮美奂的精美雕刻,窗棂施小木作,有花卉,几何等图案。盖小青瓦,施瓦当,滴水檐,瓦片有变幻莫测的纹路。
门台颇为考究,地方已经十分罕见。为三开间传统木斗拱卯榫门楼结构,工艺精湛,细腻。抬梁穿斗式,悬山顶,盖小青瓦,两坡饰清水脊,山墙,屋瓦等细部均有修饰。...侧门另有一眼花缭乱,美轮美奂的中西合璧门台:
两根方壁柱起门台,哥特式山花,置灰塑匾额,刻字已轶,叠涩罗马拱门,上灰塑有造型别致的花卉,飞鸟图案,或寓意“金凤栖枝”,壁柱作凹槽,塑有楹联,内容已轶。两边山墙原堆塑"周源发"香糕字号,已轶,如今依稀可见“香糕”二字。
门台正对古道,面小桥,桥为单孔石梁结构,光绪年重建,塘川溪从桥下穿过,因地制宜,成了游泳池,炎炎夏日,....
今光绪桥已改建,香糕店也已物是人非,人去楼空,唯有残留的雕花和堆塑门台,还能依稀窥见往日的繁华。
塘川还衍生了两个著名的大家
周姓,叶姓
其中叶姓,有“一个叶家,半个鳌江”之称。是百年商埠鼻祖
走出很多能人名士,至今依然繁衍生息,枝繁叶茂。
比如最早的南货创始人:叶源盛
清代著名诗人:叶嘉伦
地方慈善家:叶景开
抗美援朝烈士,
以及先祖,创立了最早的药号:叶同春
塘川明清动荡,还有大量移民鳌江的富户。如开酱行的,周芝?(见塘川古道)
原有大房,二进七开间,比邻水岸,屹立于龙山头风水宝地上。如今全都被拆。
古道是当年连接山乡梅溪与平原塘川的重要通道,动脉,乃至浙闽,中原的枢纽,串起了地方,与时代的发展,是先祖筚路蓝缕的印记,东方大航海精神的象征,应当好好去呵护,传承
旖旎的“人间天堂”与自然生态也必将成为地方一处迤逦,瑰丽的明珠,光耀九州,世界
图片梅溪老街
图片
老屋
图片
未考石构
图片
水库
图片
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