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了杨杰老师”教育的分寸感“这一节的内容有以下的收获:
正负向
分寸感的正负在我们通俗的语境中,就是好的和坏的。比如,麻利是好的,磨蹭是坏的;主动是正向的,被动是负向的。
正向和负向涉及到教育的基本判断,如果这个判断出错,就会一错到底。
正向和负向的,大部分都比较好区分,重点在于难分辨的地方,在正负的这个判断中,常有出现忽视和误判的情况。
所谓忽视,就是没看见,有时候没看见正向的,有时候没看见负向的。
孩子的变化不是排山倒海的,而是春天的小草,悄无声息地破土而出。
孩子微妙的状态改变,给我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如果识别不出来,认为孩子屡教不改,对孩子的回应,南辕北辙,孩子身上积极行为的也会被扼杀在不自知中。
微妙的负向信息,也同样容易看不到。比如,用比较长的时间跨度观察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的孩子从小到大成绩很好,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在上学、考试的规则和任务下,完成度很高。走上社会,没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这都成了他的短板。一个没有发展后劲是颇为可惜。
为什么会这样?也许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他自己框定在一个好孩子的角色里,把精力投入到一个狭窄的空间中,得到了满意的评价。成长的过程中,他没有锻炼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做选择的判断力,也没有发展出真正的兴趣爱好。
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其中的缺失,对孩子当下的表现很满意,又进一步框定孩子,孩子偶尔的探索和尝试,又被家长拉回到既定的轨道。
当我们拎出要点,判断正负的时候,哪怕觉得很有把握,也不多思考一下,看看有没有忽视、看不见的地方。或是误判的地方,也就是把正向当作负向,把负向看成正向,这些失误,都会导致教育行业的南辕北辙。
很多人都坚信,孩子犯错了,就要理直气壮地告诉他,知错才能改错。于是,就不断地告诉孩子:你这里错了,那里错了,一定要改,知道吗?
可是家长看到的结果却是屡教不改。为什么?是因为家长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带着不满和责备去教导孩子,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伤害了孩子的基础感觉。
孩子写作业神游。当我们指出孩子的错误,语气生硬,带着责备,他内心难过,竖起了防御的高墙,他的基础感觉受伤了,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你讲的题目上,而是沉浸在自己的难过中无法自拔。父母得学会婉转地指出孩子的错误,态度、语气都特别重要。
分轻重
教育的分寸,就在乎一心,多一分就多了,少一分又少了。分轻重,更依赖于人的感知能力。
教育用力过猛,重锤孩子,都不是家长的本意,只是自己的系统拉响了警报,认为自己捕捉到了严重的问题。
我们从生命逻辑和发展逻辑来认识我们的教育行为,掂量轻重,更准确地拿捏分寸。
教育的终极问题: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经常在新闻中,听到一些极端的信息,孩子因为学业压力自暴自弃,退学,甚至自杀的不在少数。如果生命受损,对孩子的推动和成全还有什么意义?面对一些家长责怪自己孩子成绩不好也不知道着急的时候,甚至还乐呵呵地玩游戏的时候,是不是也以想到这样的孩子,至少不会得抑郁症。
很多人的童年记忆是一片空白,没有色彩,也没有值得回忆的故事,也没有幸福感。我们肯定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这样长大。那么,当下的表现,就整体变得轻盈了,家长也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跟孩子抓狂。
在发展逻辑中,家长不要把自己最关心、表现最明显的地方,当做最重要的,而是要抛开对错,先问为什么?再问会怎样?
反思:
教育分寸感的正向和负向,这里特别提到了很多父母喜欢指出孩子的错误,认为这样对孩子是好的。其实我也是特别喜欢指对孩子的各种问题,眼里看到的全是孩子做得不好的行为,无形中却强化了孩子的错误行为。一个孩子做事情有动力主要是内动力的影响,决定孩子是否有内动力最重要的一个是孩子的基础感觉,一个是对事的感觉。
当我们因为孩子做错一点点事,伤害了孩子的自尊,破坏了孩子的基础感觉,也就是消解了孩子的内动力,孩子学会的自主意愿就会越来越差。所以当我们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更需要学会婉转地提出,而不是直接指出、否定、批评、指责,给孩子评价,注意态度、语气。想想我们的终极目标,不要目中无人,凡事对事不对人,孩子的基础感觉好了,父母的行为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才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指正。
我们不要掉入在自己的认知中,对自己定义什么行为是错的?什么行为是对的?只有打开多元思维,而不是一元思维,我们才能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中正的拎要点,也不致于越走越偏,导致离我们的教育目标越来越远。
拿捏教育分寸感的轻重。
昨天妹妹哭的时候,爸爸指责儿子弄哭妹妹,让儿子不要在房间呆,让他离开房间。房子很气愤很委屈地说:“妹妹在看视频,妈妈提醒了妹妹不要躺着看,结果妹妹就发脾气哭。你们都怪我。总是怪我!”一直倔强地呆在房间里不出来。爸爸很生气、很无奈,看着脸红脖子粗的儿子对着自己发脾气却使不上力。然后儿子又生气地要把房间的风扇搬到外面去,说外面的风小。爸爸说外面有风扇,你就是故意找碴。吃饭的时候也一直对儿子说教。儿子对爸爸的态度不好,很冷漠,一直很少搭理爸爸。
爸爸看到儿子的没有礼貌,自私的行为。
儿子感到被冤枉、委屈地的感觉,经常被指责,要么就是顺从,要么就逆反。儿子就是属于后者。
因为儿子并没有搞哭妹妹,是因为妈妈的一句话导致妹妹发脾气,爸爸受不了妹妹的哭闹,希望能安静,按照以前的逻辑是哥哥弄哭妹妹的经历,就指责哥哥。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哥哥犯过一次错就认为每次都是哥哥犯的错。这样只会让哥哥更痛恨妹妹,反正我搞不搞哭你,你们都认为是我搞哭的,导致兄妹的关系越来越差。爸爸的偏心,爸爸对孩子的不信任,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破坏了亲子关系。不管爸爸说教多少,儿子又能听进多少呢?
儿子争得脸红脖子粗,这些说明孩子很有力量,用最激烈的态度维护自己的边界。爸爸拿他没有办法,也让妈妈意识到了,不能总是把哥哥搞哭妹妹这件事过分强调,引导妈妈接下来的行为,要相信孩子,不能总把过错扣在儿子头上。儿子在调整和爸爸的关系,我想爸爸也能意识到自己的专断,也会想法办法调整关系。现在爸爸也能意识自己的坏脾气,每次发脾气的时候也会提前说出:我知道我的脾气不好。但这不是你发脾气的理由。
当我们抛开对错,先问为什么?再问怎样?这件事的重点,就从孩子的礼貌、自私的行为转移到了调整关系上。我们也能看到孩子比大人更有力量。看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事情的轻重,自然就变得明朗、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