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女儿放学的时候,如果遇到那天发放试卷,总能看到队伍中有些孩子将试卷拿在手上,一脸高兴的样子,一看就知道考得不错。而那些没有拿试卷的孩子或面无表情,或垂头丧气,一看就知道考得不太理想。没准孩子心里还琢磨着怎么才能不被家长骂呢。
我也曾经因为女儿考砸了而与她闹过不愉快。由于错误的教育方式,导致我在给她分析错题的时候,她的心里充满了抵触。
我们都知道,考得好固然可喜,但是考得不好反而更能让孩子看清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而可以让孩子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学习,从而提升成绩。
我很认同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的观点,他认为反例的积累很可能比实例和正面示例的集合更大、更强。人们可能从反例中学到更多,但是却低估了挫折、失败和失望的价值。
其实人生中失败的次数总是比成功的次数多得多。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面对失败而裹足不前。
我认为教孩子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教给孩子正直、坚韧不拔和勇于面对失败的品质更重要。这些优秀品质可以滋养孩子的心灵,给孩子直面失败的勇气,让孩子以平衡的心态看待和应对人生中的失败和挫折。同时,作为孩子的家长,端正自己看待失败这件事的态度也非常重要。正所谓育儿先育己。
但是,通过说教去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必然收效甚微,而通过故事去喂养孩子,让他们在故事中学会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则会事半功倍。
《勇气之书:成功的人都失败过》(以下简称《勇气之书》)正是这样一本书。这本书讲了24个名人“失败故事”。这些名人包括爱迪生、爱因斯坦、毕加索、奥黛丽.赫本、史蒂夫.乔布斯等。这本书被日本NHK电视台推荐,印刷了25次,热销16万册,成为畅销日本的儿童成长励志书。
作者大野正人是日本知名作家,善于以简单的语言表达深刻的观点,其所执笔之书累计销售超过300万册,代表作有“快乐学习系列”《生命为什么重要?》《梦想为什么无法实现?》等。
《勇气之书》的设计可谓用心良苦,手绘插图特别多,而且画得很有趣,故事短小精炼,容易阅读,即使低年级的孩子也能轻松应对。孩子天生喜欢故事,最好短一些,还要有插图,《勇气的故事》正迎合了孩子的阅读口味,用优质的故事喂养孩子,让孩子不再害怕失败,收获直面挫折的勇气。
1.烦恼源于与他人相比
著名演员奥黛丽.赫本在成名之前,曾因自己不能拥有玛丽莲.梦露那样的身材而自卑。因为玛丽莲.梦露微胖的身材和长相在当时是最受欢迎的。
其实,不仅像奥黛丽.赫本这样的明星喜欢和他人比较,我们普通人也一样。
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与别人相比,特别是家长,总喜欢对孩子说“你看那谁谁比你考得好”“那谁谁唱歌比你唱得好”“那谁谁画画比你画得好”“那谁谁比你大胆”……在家长的比较中,孩子渐渐变得自卑,并全盘接受了家长传递给他们的价值观,变得也喜欢与别人比较起来,变得越来越不开心。
大野正人在《勇气之书》里说:“这些烦恼都隐藏着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和别人相比’”,“只要不把自己和他人相比,就不会有这些烦恼了”。
解决方法:只和昨天的自己比,真挚地认同他人的长处
想要超越自己,只需要比昨天多努力一点点就够了。比昨天多学习10分钟;比昨天多运动10分钟;比昨天多练舞蹈30分钟……
海明威曾经说过,“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当我们不再与他人比较的时候,我们就不会以他人为标准给自己设限,从而相信自己的人生有无限种可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我们只需要真挚地认同他人的长处就可以了。
2.不要嘲笑他人的失败
无论是多么小的失败,被嘲笑的滋味真的不好受。相信被嘲笑过的人都有体会。
吉姆.奎克在《无限可能》一书里提到,你的大脑总是根据周围的环境和你对它的要求在改变及塑造自己。
由于嘲笑别人,会形成害怕被别人嘲笑的限制性信念,这种限制性信念会让你关注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甚至会让你在擅长的事情上也停止脚步。如果被害怕失败这种限制性信念支配你的人生,你会让机会白白溜走,会发现自己在失败的泥潭中苦苦挣扎。
在我看来,家长意识到这一点尤为重要。在鸡娃的时候,尤其不能因为孩子一个小小的失败或者失误而嘲笑孩子,更不能给孩子贴标签任何正面和反面的标签。当你给孩子贴上标签时,无形中就为孩子设置了极限。
大脑教练吉姆.奎克说:“作为成年人,一定要对自己说出口的话谨慎小心,因为这些话很快会成为孩子内心的想法。”
3.真正的勇气是即使失败多次也不停止前进的脚步
有一次曾经女儿班里的家长会,班主任跟我说她不太喜欢举手回答问题,经询问得知,她是害怕说错,其实我明白她是害怕别人嘲笑她。我们告诉她,说错了不要紧,要大胆回答问题。
我想有不少孩子也许都因为害怕答错而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但是我们可以慢慢让孩子知道答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答错。
爱迪生可谓是“失败王”和“发明王”。电灯研制出来之前,爱迪生试过1600种灯丝材料。如果爱迪生害怕失败,也许实用电灯的出现时间得推迟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爱因斯坦除了擅长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外,对简单的数学却常常犯错误,甚至在各个版本的相对论中犯了7处重大错误。但是错误并没有让他停止前进的脚步,他说:“一个人从未犯错误是因为他不曾尝试新鲜事物。”
吉姆.奎克在《无限可能》里说道:“决定我们人生走向的,绝不是我们为什么犯错,而是我们如何面对错误。犯错绝非失败,不能从中汲取教训,才是最大的失败。”
面对失败时,我们应该像大野正人在《勇气之书》里说的那样——1000次失败也不过是发现了1000种行不通的方法而已。
每一次失败都不过是通向正确的叠脚石,帮助我们达到更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