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现在脑海里的答案:意义在渴望中产生,普世的价值是对个人没有意义的平均值,意义永远是相对和变化的。
在乎他人,寄情于外界,谓之重;放下他人,回归自我,谓之轻。抛弃责任,不顾他人的感受选择自由是因为自己的轻而抛弃重,重者美好,轻者却总比重者胜一筹。然而自我是一只伸出的手,现世的意义源自渴望的满足,也即意义发源于重。负重前行固然劳累伤神,但生命充满色彩和力量,而轻虽然能带来无法描述的愉悦,却使人生的意义最终走向虚无,所以终无自我可以回归,自我终无感受。总而言之,轻者在回归中走向虚无,重者在寄托中找到价值。
快乐,满足的人生,就是最有意义的人生。爱因斯坦的墓碑上刻着E=MC^2这个伟大而简洁的公式,是将生前给他带来最多快乐的东西的缩写,铭刻在墓碑这样对他人生的总结中。如果我将来有一个墓,我会将骨灰撒入大海,往墓面埋一些我人生中重要的东西。如果我将来有墓碑,我不会选择刻上自己的成就,那别人眼中的我,我会刻上最令我快乐的那些事,那才是我的人生值得纪念的东西,我的梦届时已经结束,希望游览墓园的人看到这块墓碑时能会心一笑。(然后我就重新找到了学习的意义,学习本身不总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可是我的辛勤劳动,是为了换取我自己在自己喜欢的地方生活,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的权利。为了这些东西付出,就是我在追求自己人生的意义,哪怕多年后意义(渴望)本身也许会改变,我现在所做的事情,都是最正确的。)
与此同时,对在乎我更多的人照顾(或者我更愿意用一种更冗长的说法:他在我这里的寄托,多于我在他那里的寄托,而且我确定自己无力回应其寄托的那些人),选择以最善意又足够坚定的方式去了断,我认为是对自己和他人感受最负责任的态度。善待与自己几乎无关联的人,本质上是人与人共情的产物,是他人感受投射到自己身上,自己想要被温柔对待激发出来的做法。如果一个人做善事是出于这样的动机,那他做的善事,才称得上是善事。因为这个原因,如果不会伤到我,我警醒自己不去因为世俗的标准去做假意的善事。
不媚俗就是对信念和程式的怀疑(这里所说程式例如觉得怎样就一定是必须是快乐的,怎样就必须是灾难)。不媚俗有助于思考,却无助于快乐。如果一切都值得怀疑,那真理和真相就不存在。不媚俗既不真,也不美,处在永无止境的幸福和真理间痛苦的中间状态,实在让我想不通它的意义。4月4日更新:思考和怀疑是在尝试化解人生中的矛盾,它的意义不在结果而蕴含在过程中,化解一个接着一个的矛盾,步步莲花。遇到更多的矛盾的人生确实是不太幸运的,在我看来,思考就像烧掉树林,填平沼泽,开垦梯田,创造对自己更加理想的生活环境吧!
不解之词,博弈和无法交流所形成的认知鸿沟是低效状态的主要成因之一。交流是一种艺术,目标是让别人清晰的明白所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这是个千古难题,不仅因为思维转化为可传递信息的困难性,还有认知水平,能力,角度的根本差异。(博弈中的个人利益,与双方皆受益的有效状态之间的矛盾,也是一个千古难题。applied microeconomics的课件里面有不少好例子,可惜对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朋友来说可能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如果真的有兴趣,私信我可以发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