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子女开始,便时常在思考教育之路该怎样走,教育的成功与失败应该用什么标准去考量?人永远不可能完美,所以什么才是成功的教育呢?
子女成长的过程中, 教育修行的道路上,家长不断在“老师”身上寻找答案,这里的老师不单一指学校的老师,而是各种能指点一二的书或事或人。父母不断累积经验,当觉得经验足够丰富的时候,孩子已经悄无声息长大。再把经验用在下一个孩子身上?最后发现教育并没有一套可以完全复制的方法和经验,是因人而异、因时代而异的。
有的孩子,没有补习班的加持、没有家长在学习上的悉心照料,靠学校的正常教育,能顺利地考入一个不错的大学;有的孩子,每天奔波在各种补习班的路上,父母全身心的辅导,最后的考试成绩似乎也并不一定比前者理想。所以首当其冲的还是学习的天赋的,这种与生俱来的超能力,恐怕只有靠运气获得。
再谈谈学校的教育,在软硬件设施都不算完善的以前,老师只管教书育人,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在教学上,家长所做的只是照顾起居,唯有在学校非常调皮的同学,才会“有幸”得到老师召见。而现在,新时代的教育媒介多样化,需要老师参与更多的教学内容,也需要家长每时每刻能响应老师的“召唤”,全方位参与学校教育,保质保量完成“家长工作任务”。学校老师无法一对一、点对点的完成孩子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只能从总体性上给孩子一定的指导。剩下的,只能靠家长的用心。
最后,孩子是否优秀与自身的努力才是密不可分的,在玩耍天性和埋头学习的抗衡中,家长要充分发挥好“协调者”作用,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做好时间管理员,乐意选择“学习”。
教育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获得知识、体验情感时,孩子和家长都会有不言而喻的成就感,都能享受到一份“劳有所获”的快乐。
教育是一件焦虑的事情,当看见别人家的孩子在不同的培训项目上倾注时间、努力赶赴各科补习班时,你会想“别人家的孩子如此优秀,自己家的孩子不努力会不会输?”抑或,在每一个老师的“成绩通报和成果展示”里,都没有自己的孩子时,便会充满失落感以及前行之路的迷茫,并且,在这时你甚至会若无其事地告诉他,“挺好的,要加油”。
在教育故事里,我能接受一个平凡的样子,无法接受一个落魄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