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高效表现的基础。
以前在我的概念中,高效表现就是尽可能压缩出更多的时间。也就意味着我只是需要把一天24小时当作36小时,甚至48小时,见缝插针塞满工作,把一天活成两天就是高效。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
这样的高效一般只会持续两到三天,一旦内心的冲劲褪去,自己很快又倒退回低效的生活中。然后谴责自己,再做计划,又持续了两三天时间,再……不知不觉中,竟发现自己停留在了原地,而远方的目标从未企及。
难道说,时间管理是错的?
当然不是,只是我管理的对象出错了,不是自己的时间,而是自己的精力。
我观念的改变源于《精力管理》一书。
它让我意识到,时间是有限的,一天就只有24小时,一年就只有365天。不管你怎么挤兑,时间都这么多,不会多一天,也不会少一个小时。人的精力却不同,它是无限的,在不断被消耗的同时又可以不断再生。所以,要实现高效,不是靠压缩有限的时间,而是依靠有效的精力在单位时间内把事情做得更好。
精力来源: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
人的精力来源于体能、情感、思维和意志四个方面。正是它们构成的能效金字塔源源不断地给我们供给能量,才能使我们的精力在耗损和再生中保持动态平衡。
体能不仅是敏锐度和生命的核心,还会时刻影响到我们情感的表现、思考的方式和为了达到目的的状态。从生理角度来说,精力就是能量,源自体内各种生化反应,而我们的身体就是着一系列反应的载体和能量流向的终端。
如果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即使你有千万般的想法都没有办法实现。我们常常忙于工作而疏忽了对体能的管理。暴饮暴食、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和疏于锻炼带来短时间的欢愉,长时间的危险。我们应该做的是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和错误的饮食习惯。日常以升糖类食物为主,如坚果、小麦、水果等,少吃多餐,为我们的身体源源不断提供养分。早睡早起则能够保证身体经过一天辛苦的劳作后,进入短暂的休息,让体内每一个细胞在明天醒来都能够重新焕发光彩。而坚持身体的锻炼,是不断打破肌肉的舒适区,重塑肌肉组织,保持体能充沛。
人的情感分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积极的情感——喜悦、挑战、冒险和机遇能够鼓舞人心,激励人不断前进。而消极的情感——恐惧、沮丧、愤怒和悲伤不仅会损害人的工作能力,还会引发一些列的疾病问题。
想要获得更多积极的情感,你需要迫使自己面对那些你反感甚至讨厌的事情,多问问自己,是什么需求导致自己的消极情感,该怎么做能够让自己接受它们。只有你从心里面突破消极情感带来的阻碍,当你再次面临相同情况时,你便不再反感,能够从容应对和接纳不同情感。
专注的思维方式能搞让我们把精力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乐观的心态则有助于我们认清事实的真相,激励我们朝着心中的目标不断努力奋斗。
长时间的紧张工作会让大脑逐渐进入待机状态,这个时候很难有好的创意浮现。停下来,深呼吸或远离工作都是让大脑放空的好方法,此时左右脑的思维频道会发生转换,能够激活大脑不同部位,提升你的创造力。当然思维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当你发现自己专注力低,可以利用番茄工作法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专注力。
意志的关键在于优秀的品质——激情、奉献、正直和诚实,其本质是通向最深层的价值取向和超越个人利益的意图。对自己的小爱传达到对他人和社会的大爱,从而明确自己生而为人的生命价值与意义。
在满足了自己的基本需求下,要将自己的能力用于帮助他人和回馈社会。你可以在工作之余,利用自己的能力参加动物保护协会,给流浪动物提供爱心和呵护;你可以为陌生人按下电梯等待键,报以诚挚的微笑。这些看似消耗你意志精力的举措其实也在产生新的意志精力,并不断充实着你的生活。
无论是来源于哪个方面的精力,在本质上都是为了保持精力总体的动态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人便会感觉到无力和懈怠,生活和工作节奏将被打乱,从而退回到旧的模式中。因此,既要在可控制范围内超过自己的限度,促使自己突破舒适区,实现能力的扩增。又要讲究间歇性的休息,保证精力的再生。
建立仪式习惯的三个步骤:明确目标,正视现实,付诸行动
你所树立的目标其实就是你理想的生活和工作,也就是你价值观的投射,更是你的终极夙愿。它能够警醒你在忙碌而繁杂的社会生活中永保一颗赤子之心,不忘初心,为你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全力以赴。理想可以很美好,但必须扎根于现实,学会卸下自己的防御系统,暴露出最真实的自己,明白自己目前的状况跟目标的差距,不断缩小差距,才能超越自我。当然这一切都是理论基础,必须配上实践才能出真知。你与优秀之间差的不是经验,而是是否将自己的规划落实到最细微的单位里,并利用积极仪式习惯去搭建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