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elation 启示录
如何把握企业家精神的实质
到底是什么力量促生了一个创富时代?又是什么力量造就了各路“大王”呢?传奇的时代一定是由传奇人物演绎的。创富年代的主角是企业家。什么是企业家?简单地说,他们是一群拥有共同精神的人。这个精神是“企业家精神”。从范德比尔特、卡内基、洛克菲勒、拜耳、西门子等人的出身看,他们从小都经历过贫困的童年,念书不多。但他们有着两个共同点:一是拚命赚钱的愿望,想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命运;二是有娴熟的商业技巧,能发现商机,甚至可以开创一个产业,当两个共同点同时发挥作用的时候,就产生了企业家精神。
熊彼特把企业家称为“破坡性创造”的人,认为他们为获利而生,是资本的化身。企业家因市场而生,在市场中长大。他们懂得资源配置,他们善于在生产过程中重新组合资源,打破传统的均衡状态。范德以尔特并未修建过一条完整的铁路,但他买下了许多短途铁路,把它们一段一段连接起来,从而为这个行业带来了最为宝贵的铁路网。范德比尔特过人的创新之处,就是打通不同业主的每一条铁路,统一了列车时刻表和运价。于是,当时最不赚钱的行业,却为他带来了财源滚滚。
企业家是有眼光、有能力、敢冒风险、有能力实现梦想的人。他们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但同时,还受一种文化的、精神的力量支派。在19世纪的美国,这种力量就是马克思·韦伯所说的诞生于美洲大陆的新教伦理。他们宣称,挣钱不贪焚,也不为谋生,而是使命,是精神,是最大限度地使人生绚酬多彩,是改变个人命运的最好途径。可以说,创富时代的美国企业家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思想解放带来的硕果。
企业家除了赚钱还会什么?
这一时期的企业家在向世人表演如何赚钱的时候,也在向人们展示如何花钱。洛克菲勒认为,自己仅仅是为上帝保管财富,应该将财富用于公共事业。卡内基也奉行这样的理念,死的时候还有钱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尽管他们的慈善事业充满争议,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苛刻的形象,但100年过去后,人们之所以还记得起卡内基、洛克菲勒等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企业,而是现在仍用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大学、基金会。
有钱不等于有资本,资本是能够用钱赚钱的能力和本领;财富和社会价值并不等价,巨量财富的意义已经超越财富本身;企业是经济细胞,但企业不仅是“经济动物”,更是“社会动物”。企业在为股东和员工创造财富,也在为全社会创造价值,在为社会进步作贡献。企业伦理、企业责任的社会意义一点也不比个人的伦理和责任逊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也一度出现了民营企业“野蛮”成长的阶段。竟管今天的民营企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障碍,但民营企业家们怀着“财富改变命运”的憧憬,积极进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争得了空前的地位。现在,中国企业家群体正不断增长壮大,从传统的加工产业到信息产业,诞生了一批企业领袖。毫不夸张地说,是市场经济促进了中国公司的成长,而公司又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展开。企业家们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格局,而且,企业家在救灾、慈善等社会活动中也日益成为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
作者:2009年央视《公司的力量》节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