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羁绊》:与自恋母亲和解

长那么大,让我回忆和母亲的亲密时刻,空白。

一直以来都觉得和母亲在感情上不够亲近。

然而,同为母亲的我,女儿对我的评价也有相似之处。

尽管我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努力地去做一个好母亲。

《母爱的羁绊》这本书,无疑是对我作为一个女儿同时又为人母亲的最好的救赎。

爱来自父母,令人悲哀的是,伤害也往往来自父母,而这爱与伤害,总会被孩子继承下来。

作者麦克布莱德,美国注册婚姻和家庭治疗学家,有着28年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是治疗家庭问题方面的专家。

在这本书里,作者通过对自恋型母亲的特征分析,对女儿的影响以及如何走出母亲的阴影进行最为全面和深刻的阐述。

一、自恋的母亲

1、什么是自恋?

“自恋”(narcissism)来源于希腊神话中那喀索斯(Narcissus),指的是目中无人,过分专注自己。

2、为什么自恋的母亲对女儿的影响甚过儿子?

自恋的家长养育的男孩或女孩,都有可能遭遇情绪崩溃。

然而,母亲是女儿成长过程中最初的角色榜样,母亲自恋的诸多方面有可能以相当隐秘的方式给女儿造成伤害。

自恋母亲会将自己的女儿,而非儿子,视为自我的反映和延伸,而不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他者。

母亲给女儿压力,要求女儿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模式与她保持一致,而非出于女儿自己的考虑。

这样,为了赢得母亲的爱和赞誉,女儿一直艰难地寻找“正确”的方式去讨好母亲,导致没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

3、自恋型母亲有些什么特质?

①、对自身的重要性有一种不切实际的理解,比如夸大自己的成就、才能和专长。

②、专注于那些关于无止境的成功、权力、才华、美貌和理想爱情的幻想;

③、相信自己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只能被其他地位高的人所理解,也只应和这样的人在一起;

④、需要过度崇拜;

⑤、觉得自己享有特权,期望自己受到特别优厚的对待,别人遵照她的想法行事;

⑥、惯于进行人际关系上的剥削,比如利用他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⑦、缺少同情心:不愿了解或认同他人的感觉和需要;

⑧、常常嫉妒别人,或者觉得别人在嫉妒她;

⑨、表现出傲慢、目中无人的行为或态度。

我的母亲90%以上符合以上特质。

4、对女儿有什么影响?

如果一位自恋母亲同时抚养两个女儿,两个孩子接收到同一条信息,结果却不一样。

“女儿的价值取决于做了什么事,而非她们是怎样的人。”

其中一个把这条信息内化后会说:“好吧,我会让你们看看我能做什么,我到底有没有价值。”然后成为一名优秀生,一个完美主义者。

另一个则将这条信息转变为自卑感,低头认输,觉得自己无论如何也没法达到要求;她成了一名后进生,或者产生种持续终生的自我破坏力。

二、高成就动机型的妹妹和自我破坏型的姐姐

母亲的三个孩子中,我和姐姐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我俩都觉得妈妈偏爱哥哥)。

我属于高成就动机型女儿,凡事都要强,要向母亲和世界证明自已有多优秀。我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功成名就、日理万机上,可是我不喜爱自己的本性。

如果无法完成我认为重要的事,就会觉得一文不名,总责怪自己做的不够好,常常有不配得感。

姐姐选择了相反的道路,她把愤怒发泄在自己身上,不明智地破坏了自己的努力。

在内心深处,自我破坏型和高成就型是一对双胞胎。

虽然我们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形成了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我们的心理和情感问题却是一样的。所以每当母亲抱怨姐姐的不好,我总是站在姐姐的那边。

当然,我成为高成就型女儿,归功于奶奶给了我无条件的爱。因为我是她最小的孙女,而姐姐则被忽视了。

三、走向最终的和解

当我们有一位自恋型的母亲,怎么办?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母亲心存怨恨,用想象中妈妈的爱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找不到自我,无法信任他人,自我价值感低,在乎别人的评价,不断地在物质上提要求,没有幸福感。

看完《母爱的羁绊》,整理了四页读书笔记,也算找到了和解的方法。

1、接受妈妈的缺点,允许自己充分体验悲伤。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的看法。

我诚然接受妈妈没有爱和同情的能力,因为她也没有被无条件地爱过。(妈妈四岁时外公去世,外婆独自抚养七八个孩子)。

的确,接受这个现实让人有些悲伤,允许为那个自己从未有过的母亲感伤,也为自己从未能成为理想中的小孩而痛苦。

2、从心理上从母亲那独立出来,转变消极观念

每每遇到重大项目或重要决定,我就会退缩,看了这本书才明白,是因为自己从心理上没有从母亲那独立出来。

“我还小,这对我来说太难了!”

这是面对困难时内心小孩常说得一句话。

于我而言,要成为一个真诚的、完整的人,那就要学会从母亲那里独立出来。对于从母亲那里来的消极观念,学会反驳和指出它的错误。

3、建立真实的自我意识

麦克布莱德博士给出的方法是让“内在母亲”发挥作用。

“内在母亲”可以理解为你自己的母性本能。来自直觉的声音会跟你说话,想要照顾你、爱你,做你的妈妈。过去,你会为得不到母亲的支持而痛苦,现在,你可以依靠“内在母亲”,有了她,你就可以照顾自己了。

在内在母亲的支持下,重新找回自己的价值观,我喜欢什么,相信什么。

4、用一种健康的方式来处理和母亲在一起

当你已经认识到自己有一位自恋型的母亲,那么我们需要和母亲建立自己的底线,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进行临时隔离,当然也可以带她去做心理治疗。

更重要的是理解母亲的性格,原谅她,看到她带给我们人生的诸多礼物。

5、处理好自己的自恋特质,防止传动下一代

这也是我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亲历过那种母亲对自己的冷淡和忽略,而今,已为人母的我,不忍让女儿再经历同样的痛苦。

麦克布莱德博士不愧为拥有二十八年心理咨询实践经验的专家,整本书逻辑严谨,脉络分明,方法得当,案例详实。

特别适合和母亲有情感上缺陷和矛盾的女儿来阅读。当然,男士们读了会更加理解自己的母亲或妻子的某些行为,并借此给予帮助和支持。

于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实现了与母亲的和解!

End.


我是幸容,感谢您的阅读,

喜欢就点个赞呗,“❤喜欢”,

鼓励又不花钱,你在看,我就继续写~

非简书用户,可以点右上角的三个“...”,然后"在Safari中打开”,就可以点赞咯~


往期人气文章:

1、改用方格笔记本,助你告别暗淡人生

2、送你十节基础课,助你在写作路上越走越稳当

3、用主动阅读法,让你的阅读事半功倍

4、想要写出好文章,做好笔记是关键(附笔记方法)

5、《摔跤吧,爸爸》:扒开幕布看结构,高潮原来是这么被引爆的

6、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偷学到几条构思情节秘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