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羁绊》,作者是美国的卡瑞尔·麦克布莱德,她是美国注册婚姻和家庭治疗学家,已有28年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是治疗家庭问题方面的专家。近十几年来,麦克布莱德博士主要从事有关自恋家长对孩子影响的研究,已经成功解决了许多此类案例。麦克布莱德博士还在创伤、性虐待、家庭暴力、离婚、重组家庭、婚姻和家庭治疗方面拥有广泛经验,专长EMDR创伤治疗已近涉及焦虑、忧郁与人生转折的个体适应治疗。
西方人写的理论书好看又不好看。好看的方面就是:一本厚厚的书,只分析的一个观点,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做了大量的调查,开始了大量的实验得出结论,如果你正好对那个观点感兴趣,可以兴致勃勃的从头看到尾。不好看的一方面也是:因为有大量的这样的分析,普通人对数字不是都那么敏感,能记住的不多,如果你对分析的观点不感兴趣,就觉得这样的书没有小说带劲了。《母爱的羁绊》这本书写的是母爱,感兴趣的不会少,而且用的是案例,不是大量的数据,从故事一样的案例里看见母爱的真相。
据说,只有一样东西的发音是全世界都相同的,就是“MAMA”。几乎所有人心中,最伟大的爱就是妈妈的爱,我们刚出生,学会的前几首歌里肯定包括一首叫《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生我养我陪我长大。那么,母爱真的和想象中一样处处都很伟大吗?本书的答案是否定的,几乎所有的母亲都对女儿怀有良好的意愿。不幸的是,有些母亲无法把这些意愿转变为体贴的支持,帮助女儿应对生活。在这样一个不完美的世界里,即便心怀好意的母亲也有可能做错事,不经意间伤害到一个无辜的孩子。当然,这不是一本控诉的书,实际上是一本让人了解真实,经历医治,帮助女性了解自己,帮助女儿了解母亲,帮助母亲了解女儿,获得成长的书
书中的羁绊,是指母亲的自恋,书中的孩子特指女儿。
“自恋”是什么?
麦克布莱德用了大量的案例,解释母亲的“自恋”。自恋(narcissism)来源于希腊神话中那喀索斯(Narcissus)的故事。那喀索斯英俊、傲慢、专注于自我—他爱上了自己的模样。他对他人不敢兴趣,只着迷于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终注视着自己的影子憔悴而死。在日常用语中,自恋指的是目中无人,过分专注于自我。
自恋的母亲分为哪几类,表现分别是什么?
1、浮夸外向型
这些母亲往往过着迷人的生活,希望女儿进入她们的社交圈,按她们的模子来发展,她会展示给别人——朋友、同事、亲戚,甚至陌生人——的热情和魅力,而你,她的孩子,根本没有份。
2、成就导向型
她希望你做事无人能及,成功取决于你做了什么,而非你是什么样的人。这类母亲会为了孩子取得好成绩、在比赛中获胜、被好学校录取而感到自豪,也喜欢向人炫耀这些事,但如果你达不到成就导向型母亲的期许,做不到她认为重要的事,她就会感到难堪,甚至暴跳如雷。
3、心身疾病型
这类母亲用疾病和痛苦来操纵别人,为自己扫除障碍。她们经常用病痛来逃避自己的情感,逃避生活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女儿常常能从父亲或家里人那儿听到这样的话:“别告诉你妈妈,会让她心烦的”
4、成瘾型
喝酒,抽烟,大脑赋闲。
5、不怀好意型
这类母亲不想让外别人知道自己在虐待孩子,她们通常有一个公众自我和一个私人自我,二者截然不同。在公众场合慈爱可亲、殷勤体贴,在家了却心底残忍、肆意凌虐。
6、情感饥饿型
这类母亲会把她们的感情表露无遗,希望女儿来照顾她们。举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电影《母亲》里的一个角色,女儿波拉情感空虚,不知道该做什么,对职业没有规划,而且觉得从来没有得到过母亲的爱和重视。由于习惯于取悦母亲,女儿向来容易被情感饥渴型男人吸引,丈夫死后,沉溺于自我的母亲梅开始表现出其情感饥渴的一面,公然与女儿的热恋对象——一位木匠发生了不寻常的关系。这位母亲对女儿的感受毫无怜悯和关心,并借口说自己太悲痛,这样做能让她感受好些。
7、事必躬亲型
这类母亲试图影响、控制女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们看上去很伟大,非常关心女儿的生活,平时不是在为她们做事,就是在和她们做事,所以外人总觉得她们是非常积极、投入的母亲,然而,这些行为削弱了女儿的自我形象,让她们产生无用感。
8、心不在焉型
这类母亲不给女儿提供什么指导、情绪支持、情感共鸣,她们从来不考虑,甚至否认你的情绪。心不在焉的对待方式会个孩子的生活带来很深的情绪鸿沟,这种鸿沟甚至会持续多年而不被发现。相比之下,肉体上的虐待和忽视更容易被发现。书里有个案例,“70岁的玛丽恩对我讲了她姐姐的可怕故事,‘我姐姐16岁时失踪了,一天晚上,我哥哥去教堂接她而没有接到,我们找了她一年半,一天,一辆半挂货车开过来,一个大块头走过来,后面跟着我姐姐,手里抱着一个婴儿,我们才知道妈妈以前偶然遇到他,,他觉得我姐姐很漂浪,想要她,问我妈妈怎样才能得到,妈妈说给我300美元,你就能把她带走,他买下了她,现在我姐姐问,‘妈妈为什么要卖了我?’她怕这个男人,她去上班就把她锁在厨壁里,防止她逃跑,他虐待她,我父亲发现后,想杀了这个男人,我觉得他也想杀了我妈妈。’”
“自恋母亲的女儿”怎么办?
1、接收你妈妈的缺点,允许自己充分体验悲伤。
你无法改变别人,只能改变你自己,你可以决定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决定自己持有何种观念,但你不能改变你的母亲。不要再期待妈妈有一天会改变,会给你应得的爱,放弃这种想法能让你解脱出来,并找到自我。要接收、面对母亲的无能、缺陷和不足带给你的伤害。
让你的情绪释放出来,充分感受这些情绪,充分体验痛苦,有的人适合一个人在家,有的人喜欢徒步旅行,有的人喜欢长跑,有的人喜欢爬山,有的人喜欢开车兜风,有的人只是坐在咖啡馆里,每个人都不一样,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最重要。
可以做一个伤心档案,宣泄许多需要处理的情绪,不用操心拼写、语法或句子结构,只要把想到的写下来就好。把感受记录下来是释放它们的另一种形式,而且写下来能帮你更好的从创伤中解脱出来。
2、在心理上从母亲那里独立出来,转变消极观念。
要在心理上从母亲那里独立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成年人,从而发展自己内心的情感部分。因为你的内部情感存在的得到发展,你就能变得刚强自健,你可以不依赖他人,能够承受被剥夺了母爱的事实,能够容忍你妈妈嘴里难听的抱怨,也能容忍其他任何人的职责,你会成为一个既能待在母亲身边,又能保持距离的人。
3、建立真实的自我意识。
让你的“内在母亲”——你自己的母亲本能,和你一起回顾你的许多不可思议的优点和个性。用类似以下例子的方式写出来:
“我强壮、聪明、有智慧、仁慈、乐于助人、有同情心、勤奋、充满活力、有创意、敏感、诚实,我是个正直的人,我有才华,会照顾人,有责任感,我有灵气、慧美双修,身体健康。”
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钢琴、滑雪、舞蹈、看电影、远足、散步等等,要敞开心怀,不要让自己以为照顾好自己、享受生活是自私的,恰恰相反,这是一种礼物,是你发现你还得面对痛苦时,得到的鼓励。
4、和母亲一起,用一种健康的方式处理你们之间的关系。
在母亲面前建立底线。先建立底线,如果她不尊重你的底线,你就撤离现场,你可以用和气、有礼貌的方式建立起健康的底线,可以做出声明,为你的需要和感受划定底线,然后时不时检查一下有没有问题,不要陷于无谓的争吵,只需要一遍遍重申你的底线,直到你妈妈明白为止。
5、处理好你自己的自恋特质,防止它们传到下一代身上。
同情。同情意味着你要弄明白你的孩子正在表达的感受,告诉他们你已经直到了他现在的感觉:我发现你很生气。你挺伤心的。我觉得你很沮丧。不管孩子有多大,表现你的同情,会让他觉得你是在把他当成一个真实的、重要的个体来对待。
责任。不管遇到什么事,自己都有责任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我的情绪不是别人造成的,没人让我酗酒,没人强迫我对他人怀有敌意,没人让我抑郁,没人让我对自己的孩子大喊大叫,没人叫我超速行驶……决定是我自己做的,我在大多数事情都不是别无选择,如果我成了受害者,那也是我自己的选择。
特权。应该让孩子觉得在我们眼中他们很重要,但不能让他们觉得在每个人眼中他们都很重要。孩子能学会既把自己看成是独一无二的,也把自己看作人类大家庭中普通的一员,
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自己身体力行。对待孩子和他人要诚实、善意、同情、正直,借此让孩子看到这些品质,要照顾好自己,以此让他们懂得自尊和自爱的重要性;要借用邻居、电视和电影上、学校里和日常八卦中的例子来和孩子讨论价值观。注意不要粗暴、挑剔、妄下结论,你只需友善、直接、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告诉他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真诚。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真诚的人,对待他人,对待自己的底线,应该直截了当、谦恭有礼,也应该适可而止
建立家庭等级。不要破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界限,孩子不应该成为你的朋友。不要和孩子分享成人的观点,也不要用成年人的问题给他们增添负担。
健康的母亲,最重要的两个品质就是爱和同情的能力,如果你有,恭喜你,你离自恋妈妈远了一大步,如果没有,好好的爱自己,然后学会爱家人,爱世界,然后健康。
找到答案了吗?为什么被女儿被猥亵了得不到母亲的援助,因为母亲有自恋,母亲心不在焉。很大的可能是她曾经也有自恋的家长,她从小得不到的就以为是正常的,所以不会也不屑处理这类事件。我们的教育是该从成绩唯一转变到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三观正确的基础上来了,教育方向错了,毁掉的可能不止三代四代人。
但愿对你有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