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顺当期末考试结束后的第一个周末,参加了一场别人带的方糖。
是在家里做的读书会,来的也都是小区里的邻居妈妈们,因此,它更像是一次轻松随意的家庭聚会。
没有想象中的别墅和花园,也没有想象中的按部就班,可是依然有鲜花、有音乐、有彩灯、有蜡烛和一颗愿意款待自己、也款待他人的心。
读书会开始没多久,妈妈们便先后接到在小区里一起玩耍的孩子们打开的电话:Peter站在河里生气了!桐花姐姐当机立断先下楼去解决孩子的问题,我才知道,Peter是她的儿子。只是,她丝毫不见慌乱,甚至作为读书会的代领人要中断带领,留我们几位“客人”独自在她家中也未见她流露出歉疚之意,只是很自然地去解决当下出现的问题,且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理解和体谅的。这让我想起正在参加的正面管教线上讲师班,那位一边哄娃一边将自己负责带导的活动完整进行下去的妈妈。她们都一样的淡定与强大,让我暗自赞叹与由衷佩服。
桐花姐姐在确认孩子没事后很快回来,调整状态继续带领我们的读书会。
随着读书会的进行,我慢慢明白为什么“方糖”那么吸引我了。我渴望连接,而且渴望深度连接。如果不是“方糖”,我怎么可能在第一次见面就了解英英子姐姐对孩子那么深的惦念?怎么可能听到小雪似乎发生在平行空间里的梦的故事……而带领方糖,其实只是在营造一个安全的场域,让每个人的故事有个地方可以安放,让孤独前行的人们感到自己不再孤单,也让每个人的智慧在这里闪现,彼此温暖。比如媛媛,她对小雪的梦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对我亦有很大的启发。
后来,桐花姐姐微信上询问我对她的读书会有什么建议。一开始,我想说:书写的部分会不会少了些?转念又想:每一个当下的选择都是当时能够做出的最好的选择。这两个多小时,我们彼此倾听与陪伴,也彼此滋养,相互喜欢,这不就是“方糖”最美的样子吗?
所以,谢谢你——桐花姐姐!也谢谢三位初次见面的小姐姐,因为“方糖”,我像是和你们认识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