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会忍不住说:你看谁谁,干什么什么了,你要向他学习呀。
即使有时候出于理性,把类似的这些喷薄欲出的话憋了回去,但是却会在言谈举止间流露出这种心情。
孩子其实是很敏感的,哪怕你没有用话语传达这样的理念,他也能感受到你隐藏的情绪。
一旦孩子感受到你在心里把他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与评判,他会觉得自己不被鼓励,不被爱,进而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心受到打击,自卑感便会生发。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自信,内心充满爱,我们的行为却与之背道而驰。
那要如何做,才能让我们成为更合格的家长呢?
在《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作者这样说:那就是从此刻开始,不要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从理想形象的100分中一点点地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
比如,孩子吃完饭之后帮忙洗碗。如果父母说:“这种事就算了,快去写作业吧。”这就是在按照理想的孩子的形象做减法,这样会挫伤孩子的勇气。
如果我们能真诚地说声“谢谢”,孩子也会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进而对生活也生发出更多的勇气。
写到这里,想到今天刚看的一个视频,天生没有左臂的男孩,在妈妈的教育陪伴下,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他妈妈说的这句话“他一定躲的很辛苦(很多次产前检查,都没有发现孩子的手臂问题”),我一定把他举在手上。”让我感动良久。
愿作为父母的我们在陪伴孩子的路上,也不忘让自己成长起来,优化孩子们的原生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