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午,2019百度AI开发者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演讲时遭一名带工牌的黑衣男子当众兜头浇下一瓶矿泉水。此事件视频在网上迅速发酵,一度成为热搜。对此,有人支持,大呼李彦宏活该的有之,说中国人还是有良知的有之,说是为魏泽西浇的有之;有人反对,表示此男子行为欠妥;有人怀疑,这是百度花2元钱的营销炒作。
百度官微后来发文:“今天AI开发者大会上,有人给AI‘泼冷水’。我们想说,AI前进的道路上会有各种各样想象不到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前行的决心不会改变。”这是一波很中规中矩的舆情回应,既合理淡化了温度,也再次重新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回到事情本身。目前,黑衣男子的动机尚不明确,如果只是单纯为了火一把,实在是有些低俗无聊;如果是为了表达对百度公司或李彦宏的不满,这样的做法也有欠妥当。在一个法制国家,公民有表达思想观点的自由,也有释放情绪的权利。作为硬币的另一面,该黑衣男子有义务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黑衣男子的举动,既是对李彦宏这一自然人人格的不尊重,也是对整个大会参会人员时间的浪费。举个例子,我曾经在使用百度导航时被带错路,一时气愤难当,在微博上@百度和李彦宏,很快有工作人员回应。虽然没有切实改变问题的结果,但让情绪有了释放的渠道和空间。
同时,作为旁观者,我们更不应该鼓励这种行为。从法律角度来说,该男子的这一举动已经涉嫌侵害李彦宏的名誉权,也涉嫌治安违法。今天我们可以认同他浇矿泉水,明天是否可以认同浇点脏水,最后一步步走向浇点硫酸也可以呢?不能用自认为的“正义之举”去惩罚心目中的“恶”,应该是我们的一个底线。
百度作为国内互联网巨头“BAT”之一,是互联网行业的标杆之一,理应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但实际情况是,近年来,百度搜索的竞价排名让用户陷入广告的汪洋大海,“魏泽西事件”更是让百度成为众矢之的,企业的信誉和口碑每况愈下。企业逐利本无可厚非,但作为有责任担当的大企业,不能让资本思维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不能让资本欲望蒙蔽了企业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希望李彦宏和百度公司能够查摆问题,回应用户关切,不断改进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让公民自由发声,让渠道畅通便捷,是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我们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在公序良俗的约束下行使权力,承担义务。将对一个企业的不认同或者恶意转移到某个具体的人身上,这样的行为我们希望少一点,再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