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去年圣诞节,去了马来西亚东部的古晋。没想到时隔不过半个月,却又横跨了两个年份,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相遇。
新加坡到吉隆坡,航程不过50分钟。一上天没多久,就好像开始降落。在机场办了一张短期包流量的电话卡。像我这种喜欢嘚瑟的家伙,非得在酒店才可以发动态,岂不折磨人?
出机场遇到的的士司机是位典型的马来女人,说一口好中文,兄妹三人都是上的华文学校;抵达酒店,房间尚未空出,朋友相陪午餐,坐在阳光透过窗棂的玻璃墙内,一番嘘寒问暖,然后他们才正式开始谈工作。
要了一杯卡布奇诺,拉花不漂亮,就没拍照;品尝了这里的特色Char Kway Teow(炒粿条)。蓦然感觉多了人间情意,而这人间情意,才是山高水长。
这几日跟着木棉公众号的彩铅打卡,主人公是迷糊小萌妹。每张画都爱配上当日的一点小情绪,这种感觉,正如生活一般行云流水,迷糊而清澈。
小迷糊最喜欢不动脑子跟着走,虽然一个人总是会迷路,遇上麻烦还是会吓出一身冷汗,但总归还是会记住一点点。所以,与其教她怎么做,不如带她长见识、看世界。
下午就在酒店里看窗外高楼林立,边享用房间的胶囊咖啡和花草茶,追看电视剧《风筝》。
黄昏时分雷雨交加,这在热带已不算稀奇。朋过来捎上我去吃饭,的士司机是个快乐风趣的小哥,说我们居然三个男生一个女生出来玩,so interesting,还不忘赞女生漂亮。一路欢声笑语,也不觉得交通拥堵有多窝心了。
到达目的地,屋内已是满满当当,坐在半开的廊檐下,听雨声淅沥,饱餐一顿蒸健康的海鲜大餐。
第二天的行程依旧是很宽松,一个人出门逛逛。观音庙的深处,是吃素餐的食阁。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之间,依然有佛音缭绕,古木参天。想起王菲的歌,时空穿越,无问西东——
“山云做幕 攀岩观火,请由我引吭高歌,面迎海上风,在世界之外,在时间之中……”
购物广场到处充满了红火的年味。马来西亚的物价总体来说要比新加坡便宜。在无印良品买了两个涂鸦本儿。
去为朋友看欧米伽手表,闲着也是闲着,试戴不同的款式,听限量版的故事,也是掂量时间的另一种方式。
从购物广场走出来,想着要搜一下双子塔,于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原来我在双子塔下的商场已经转悠了许久!被自己萌蠢得欲哭无泪,还是抬头对着双子塔大笑三声吧!哈哈哈!
“把自己交给繁忙,得到的踏实,却未必是真实。”
“什么是真实,做什么和谁在一起,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素食,却不寡淡,适合谈心。即便是亲近的人,也需要彼此聆听,把一份豁达的信任,交付给对方。
静谧的夜色,适合讲课。时间若是退回到两年前,怎么都不会想到,可以在享受完一顿素食美餐后,不慌不忙做一场跨国的线上分享。
“图中真意,陌路知音”,是我喜欢的标题,人在旅途(图),活得要有真意,陌路相遇,难得的是彼此成为知音。错过的没关系,只要有缘,终会相逢。就像互联网时代的一堂直播课,如若需要,可以回听。
第三天的早餐,蓝莓面包,香脆薯饼,咖喱面饼……
终于盼到某同学工作结束,可以一起去中国城。
“此生多寒凉,此生越重洋
轻描时光,漫长低唱,语焉不详……”
这就是我们的《清白之年》啊!
一车畅游吉隆坡,HOP-ON HOP-OFF,途经小印度,国家博物馆,纺织博物馆,湖畔公园,鸟公园,皇宫,国家清真寺,文化宫,水族馆等地,适合我这样的不喜攻略又不认路的游客。
很有种大篷车上闯天下的豪迈。
小印度。
帅蜀黍在偷拍我。
我也偷拍帅蜀黍。
国家博物馆。
国家清真寺。
湖畔公园,这种特色路灯在城市随处可见。
鸟公园的茂密葱茏。
独立广场。
雨说下就下,太阳也是说出来就出来,瞬间变幻,在有遮挡和敞开式车厢三进三出,也是兴味盎然。
虽是走马看花匆匆一瞥,却也是浮光掠影的清新印象。
终点站KLCC,吉隆坡城中城商务中心,大繁华之所在。
宝香绑线肉骨茶,美味。后来听说三美的更好吃。肉美,汤美,饭美。好吧,留待下次!
东方的热闹与喜悦,虽无比美艳,却终是透着含蓄。
晚上依旧选择了“简单生活”的素食,吃到撑。
夜色妖娆,与广场上的琉璃碗喷泉相映生辉。
现代化大都市的气息,在此一览无余。不时有头巾严实只露两眼的黑衣女子路过,一抹神秘,尽显飘逸。
周末寻常夜,花市灯如昼。众里寻她,都是陌生人。
归途,正值大寒。路灯上花朵绽放,归心更盛。
一把被我不小心带来的文具小剪刀,留在了马来西亚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