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漫长,唯两件事,心情最美,一则读一本喜爱之书,二则思一个人。
--记
冬日之暖阳,在氤氲好一阵后,终于冲破这片寒凉之境,天空也因没有云雾遮挡而显得湛蓝,虽正值冬季,却也给人一种春暖花开,拨云见日之感。又不得感叹一句,四季轮回,时光荏苒,自己还沉醉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画意中,却身临梅雪争艳的寒冬。彻骨的寒意,需一杯热茶,一卷暖书相伴,这也算一种心灵的享受和修行吧。
内心逐渐从喧闹中平静,波澜不惊,以手中书为媒,却念以相思之人。此人清贫简净,与世无争,只想过好属于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年,看着膝下孩子逐渐长大,各自寻得生活的方向,自己却一天天老去,人老珠黄,还能每日会心一笑,实属难得。人老了终想追求简单二字,做一个布衣素裙的人;寻一种粗茶淡饭平淡简单的生活。一茶一器,一声一息皆有规律,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和温暖,这便是我的母亲。
母亲常说,人一辈子都在追寻名利金钱,但就算有了这些,内心不安,也算不得幸福。时常嘱咐我做事要脚踏实地,严肃认真,少一点蛮横,多一点守成,稳妥度日。我多年的读书阅卷,却也道不出这般真理,可权当我读了些死书罢了。人生哲理不受文化水平所限制,人生的路程往往更能令人感悟,人生百年,多听一些,多见一些,总是好的。
生来爱慕一些有才华的女子,比如李清照、林徽因等,并非人情,而是由衷的敬佩,一种来自文学的仰慕。当然我也仅限于书籍读本能够了解她们,不过我常想着体验一下她们的生活,感受那种深度的思考。而母亲不一样,虽无才华一说,却也是让我敬佩的名师,用她仅此的一生,为我铺路架桥,让我不再吃她吃过的那种苦,行泥泞不堪的路。人生得此,别无所求,所以我现在的性格、思考方式很多都是捡的母亲的,带有一种淡雅青素的味道。人生一世,百年匆匆,稍纵即逝,贫富皆由天定,得失不得自主,珍惜眼前最为重要,一生简单、平淡,清风盈袖的活下去,着实不易。
母亲待字闺中时,家道中落,贫困潦倒,尝尽人间苦味,每日都在为生存而拼命,为一顿饭所奔波。所以生存的本领到强,手上技艺便在此落下,她没有享受过修花养草,绣锦织罗的闺秀日子,所以可能给人一种粗俗之感。实则不然,母亲有至刚一面,却也有着至柔一面,虽无金玉绫罗相衬,过着贫困简洁的日子,但相夫教子的本领却没落下。时不时的还体悟一下人生真理,为人处事入情入理,从不喜是非之事。亦如冬日寒梅,受尽苦寒,却留香于人。
后于吾父相识,二人皆一穷二白,从零开始,家中凄贫,未曾受用任何礼聘,连最基本的婚纱照也未曾留下,但母亲性格亦然坚强,从未有过任何怨言,家中事务尽揽于手,还为一日三餐而奔走于各大集市,以做小生意维持生计,每日柴米油盐,皆由她为之操办。日子也逐渐趋于平稳,亦如风雨行船,终寻得一处无风港湾,静待雨过天晴。
母亲性坚心柔,勤劳简约,此一生只愿平稳安乐,教子成人。时有所转,承蒙亲朋照料,迁至城市,开始创业之艰难,好待苍天不负有心人,家业走入正途,不用经历饥寒之苦,山河岁月,岁岁年年,转眼足下之子,已走向成人。她这一前半生虽没有人为她写下书籍剧本,思考想法却流传于我,人生至理,我只能用心体悟,听之记之,以明心志。亦如旷世好玉,无心雕琢,任凭岁月磨洗,终是秀美。
身处窘境,能不忘初心,生活可以穷困,但养子却不能潦倒。母亲从小就对我严厉,该做之事大力支持,念书一事更是日日念之,自己虽没有多高的文化,但创造最好的条件让我念书。时常听到的话便是,文化可以改变命运,让你走向光明的前程。好在我也听进去了,未曾抛下这一点。她生在一个狭小的世界,心中却存在着一个广袤的世界,她想让我有更宽的见识和视野,并为之全力奋斗。关于她的一切,哪怕只是平常的一段,也是好的,让人为之震撼。
广阔的世界,有多少人让人心生敬意,她们生活在大街小巷、市井门亭,书写着一个又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只是别人不会知道罢了。所以我想着留下这点文字,或许没有多少读者,但是至少我可以留作纪念吧。也许她们追求的就是安静简洁的生活,不喜欢受到关注,每天茶香书墨,相夫教子不亦说乎。
人世飘忽无常,最难得的亦是如此,几番起落之后,还能有几个人闲得如此时光。到此我心亦无畏惧,来来去去,人生如戏,待散场后,留下的只有自己。既知终有一日殊途同归,又何必去执着于得失幻灭,待一切落幕,世间总会回归安静,至此举茶小嘬,拾起书籍,体悟书中欢快,岂不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