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部分同事突然对英语热情暴涨,他们不是为了看权游,也不是想研究资讯,而是自己的孩子到了学英语的年龄。
场景是这样的:在一个从没听说但昆明家长都知道的辅导班里,家长必须和孩子一起上课,玩手机什么的就别想了,因为课堂上,老师会突然向家长提问,家长必须用英语作答。答不出的,管你在单位什么级别,获得怎样的尊重,都要忍受孩子们投来的鄙夷目光,脸红脖子粗,羞愧低下平日颐指气使的头。
同事描述,干瘪生锈的英语讲完,他嘴都瓢了,冷汗淋漓,双腿发软,给领导作报告都没这么紧张。因为此时出丑,丢掉的可是家长的尊严。
出来混,迟早都要还。本以为毕业了,已经逃离英语的魔爪,没想到,它还在前面等着呢。
如果从中学算起到毕业,我们好歹也学了10年英语,吭哧瘪肚的背完这个somebody,那个sth,终于过掉六级,就算掌握6000单词吧,那其实平均每年也就学会了600个,这种效率已十分堪忧。
等孩子开始学英语、学编程,绘本、故事、新闻、代码里,到处都是不认识的单词,孩子问你,爸爸,袋鼠、火烈鸟、长颈鹿、恐龙怎么读啊?你好意思掏出手机查字典吗?
出国买个化妆品,看着满眼单词,就是不知道这是面霜还是洗面奶。就连投资理财,有些信息看不懂,连股票突然下跌是为啥都不明白。
英语是世界公认最容易习得的语言,但为何我们学了那么久,还是听不清,说不出,读不懂,写不来?
2017年全球雅思A类考试成绩排名,德国第一,香港13,台湾25,我们34,泰国、韩国、越南都排在我们前面。
我不信,但我记得去泰国旅游时,酒店服务员、潜水教练、spa按摩师,甚至切西瓜的小贩,英语说得都气势如虹,铿锵实在。
活了一把年纪,还要被英语啪啪打脸,这情何以堪?
02
我幻想了一下以后用英语的场景,如果和女儿一起上英语课,面对老师提问我对答如流,指点江山;或者全家出国旅行,在菜市场买海鲜时,我用标准伦敦腔把小贩优雅砍晕,女儿会不会对我敬仰如滔滔江水呢?
任何学习活动的终极动力,都是意义。意义从来不会主动降临,但如果发现,它就会变成一个隐秘的动机。
似乎学好英语,是比弹个钢琴、或者编程啥的更能给女儿做个榜样的事业。
问题是,咋整?
使用过去学习英语的经验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学习金字塔告诉我们,只填鸭式听老师讲,或者干巴巴抱着书本查字典、阅读,吸收效率会很低。像备考一样背单词、做练习学英语,虽然可以通过考试,但并不是真正掌握语言。
我们学习母语,都是先听音,苹果、苹果、苹果,爸爸妈妈不断讲话,孩子听多了,就记住了声音。如同一个蓄水池里不断装水,水多到溢出来,就学会了说话。虽然音可能不准,语序也不对,但就是可以交流了。
然后,我们才拿起笔,学习拼音、文字,逐步掌握读文字,写作文的能力。由此可见,听→说→读→写,才是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正确顺序。
更巧的是,英语还是个拼音语言,现在流行的自然拼读,据说可以直接拼出80%的英语单词,只要你会读,就会写,那我们为何一提到学英语,原始冲动还是先背单词、学语法,从最难的部分开始,好像这才是最快速、最正确的道路?
03
因为我们不是孩子。
孩子可以把音发错,可以乱用成语、可以句子混搭,大人从来不会因此责怪,甚至会觉得可爱,忙不迭拽到一边,来,我教你,跟我读啊。
成人可就不行啦。首先,没人会不厌其烦纠正你的发音。有次我为了把一个单词中的元音发饱满,嘴型稍微夸张,也许肌肉没控制好,发出的音和我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就像不小心当众放了个屁,我遭遇了无情嘲笑。
其次,我们也难遇开展对话的机会。谁会有耐心听你用英文表达中文几句话能说明白的意思?就算有,话题无法深入,围绕“吃了吗?我吃了,你呢”转圈,任谁都会失去继续的兴趣。
我们羞于开口,羞于出错,成人,已经丧失了像孩子一样学习英语的条件。于是,我们抛弃听说,像对待科学一样对待英语,试图用单词量和复杂的语法闯进英语的世界。
这样做,不是没有成功的人,只是要付出更多努力,并且,会毫无意外摧毁兴趣,很难坚持下去。把自己学成无法表达自己,只会考试的“哑巴英语”。
这真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04
赖世雄想学英语的时候,英语水平也很烂,更别提语言环境,但他厉害之处,是没有环境,自己创造了语言环境。每天学到一句标准用法后,就开始自己进行角色扮演,围绕一句话反复演练,左右互搏。想象环境,自己和自己对话。
让我震撼的是,他把一个发音或者一个句子,重复300到500遍,学一句就是一句,发音练到绝对准确,到最后,想忘都忘不掉了。
他自己的观点就是,学外语根本不需要天赋,基本原则只有一个,就是重复。把学到的知识,重复运用到日常生活。重复的力量,就是正解。
方法、素材、软件,都没那么重要。最完美的学英语的方法,只不过是两点之间最短的线段。但就算选了错误路线,虽然走出曲线,只要一直走下去,一样能到终点。关键,是保证自己长期坚持。
成人除了学英语,还有其他重要的事要顾及。岸上的人给出的答案出奇一致,方法并不神秘,神秘的是,这些人是怎么做到持续的?
阿甘在不停奔跑时,他的身后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如果我的动机就是这位阿甘,想那么多干嘛?跟着跑就是了。
用时间积累,创造一个环境,像个孩子一样,重复,重复,重复......输入一点,就输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