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影故事

在网络的时代,电视基本上没看了,电影也看得少。

但是,对于好的电影,还是坚持让少年去观看,毕竟是影像的艺术。

旧年底,少年在期末考试的前一周,看了一场电影《无问西东》。

现在的电影院,不,都是厅了,比原来的好很多,票价也贵了好多,但感觉上还是有点萧条。

想起从前,看电影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件兴奋的事情,不知道过了这么多年,品味也许和阅历一样,有了选择而脱离了大众,变成了去欣赏。


从前看电影是一件热闹的事。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那时候,我还比少年小一些,待在农村。

那时的农村,在晴朗的晚上除了星星和月亮外,没有其他的光,没有电灯,煤油灯也不是很多,毕竟费油,油要一毛多钱一斤。照着煤油灯吃完晚饭,然后洗洗睡,晚上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过去。

在农村里放一场电影,便成了一场盛会,除了手电筒外,唯一有电的东西。

一般一个月可以看上一两次电影,在没有电视的年代,电影是农村夜晚唯一的精神文化生活。

有两支电影队会轮流到大队放电影,一支是公社的,在公社属下22个大队轮流;另一支是总支的,在总支的8个大队轮流。

轮流放电影没有通知,也没有预告,知道头天在那个大队放,然后排下来,就知道轮到的时间;’下午时,大队会派拖拉机去把放映机拉过来,看到拖拉机拉放映机回来,或者下午放学时看到挂的银幕,就知道晚上要放电影了。

遇到放电影的晚上,生产队照例收工早些,第二天做也没有什么关系,小学生则一放学就做早早地做完作业,早早吃过饭,孩子先把自己家的长条凳搬过去占位子,离得远的不想带凳子,随便在边上找块石头,青砖红砖,放在底下垫着坐,实在找不到的,把鞋子脱下来垫在地上。等大人过来,占位子的小孩子也四散跑开,同龄的孩子凑在一起玩起来,电影开始后,一起坐在前面的地上,边看边聊。

有看电影的时候,一般的家里在晚饭后会炒上一些花生或南瓜籽,带上边看边吃。也有些买东西的,夏天是冰棒,秋冬天是瓜子或者麻花,少。电影散场后第二天的早上,有人早去的时候,在地上还可以捡上一支笔或几分硬币一两毛钱,算是小有收获。

上了年纪的,坐起来谈谈队里的事情,家里的事情,亲戚儿女的事情,村里的消息这个时候是互联的。

小孩子在一边玩,村里的年轻男女彼此有点好感坐在一起细声细语。年轻人定了亲的,下午早早去把没有结婚的对象接过来看电影。没有结婚的女子过来看电影时,和村里的人不是很熟悉,多少有些害羞,不怎么说话,白球鞋干干净净,衣服必定是新的没有穿过几次洗过很少的,整整齐齐,整个人和平时劳动时完全不一样,看起来有点淑的样子。

看电影最怕的是下雨,有时下午天还是好好的,到晚上云涌了过来,开始闪电打雷,看电影的人就有点心慌,带了雨伞的便安心地坐在那里,没有带伞的就开始走了,等雨下来,雨小点,放电影的先用伞把放映机遮住,继续放,雨一大起来,人就跑得差不多了,放映员赶紧拆机器,装箱。

放映员的水平也不一样,水平好的,胶片烧断了,几下就可接好,差的往往要几分钟或十来分钟,差的差出名来了,一接不好胶片,半大的小孩子便开始起哄来,越发有些生气了,便慢慢的接,也不管那么多了。

在农村放的电影大多数是黑白的,彩色电影也是后来的事情。放正式片子之前,常常会放一些新闻纪录片,时间也不长,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边放边等人来,人来了大声喊着找人,电影的声音,找人的声音,小孩子不时从放映机前跑来跑去,把自己的影子遇在银幕上。

通常散场时,有手电的直接往外走,没有手电的点起马灯,拎起来走出去,小孩子等在出口处等家里的大人过来。不好看的电影,等不及散场,就有人搬着凳子往外走,也有等着看完才走的。

看电影全大队的人都来了,从山上的各个村庄里,散场不久,一路上人声嘈杂,提着马灯或是打电筒扛着板凳往回赶,在底下望上去,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山顶上游动,慢慢远去。

电影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有的电影看了两三遍还要去赶着看,不但在自己大队看,还赶着附近大队扶持看,近的有一两里路,附近的三大队四大队;远的有七八里,隔山的不同公社的邢山干仕,不辞劳苦,像看《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我就看四五遍。

生产队下午收工后快快地吃过饭,约上几个人,走山路去,有的要走一个多小时,傍晚赶去,看完连夜赶回来。

父亲那时候年轻,我还小,六七岁的样子,走点远路也没有问题,父亲总是把我带上。有时放电影的地方离我们很远,翻山越岭,拿一个手电,五六个年轻人,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有时赶到后电影已开始了好一段时间,看完电影又要往回赶,回到家中已是十二点钟以后了。有时遇到天气不很好的话,那就糟了,有次,刚进家门,就下起了瓢泼大雨,真是险。

偶尔遇上了好看的电影,一夜要放四五个点,转到我们那里是最后一场的话,便是早上四五点钟了,看完天也亮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等,有的人早早的在那儿等上一个晚上,有的则在家睡了一觉后起来赶去,遇到有时还白白等上一夜。那时放《红楼梦》,说轮到我们大队是在晚上两点钟,在家里睡了一觉起来后,去大队的礼堂里等到早上六点钟,还没有等来。

那个时代在农村还几乎没有见到彩色电影,在农村看的都是黑白的战斗片,《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车轮滚滚》《苦菜花》《野火春风古城》《万水千山》等。

当然,还看过《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这样的老片。

斗争的片子看多了,在孩子的心里只有好人和坏人,坏人要打倒打死,好人总是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村里的孩子有点小问题或者是怯弱的样子,玩时看起来像坏人多些,也就会受到一些拳脚,虽然不是很重,却也无力反抗。

我看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是《刘三姐》, 是小学一年出级的时候,年轻的女老师带我到街上看的。

有一次镇上通通宵放《刘三姐》,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星期天的一大早老师到了我家,带着我上街去看电影,到了街上,白天的电影票根本买不到,在老师在街上的同学家等了一天,找人买到票,是晚上十二点钟那一场的,在老师同学家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她拿到了票,拉我起来,然后去了电影院,至于电影的具体内容现在已经记得不清楚了,好像对什么歌似的,没有什么具体的情节,那天晚上看电影的人是特别的多,散场后,走了好远,人群都没有散去。看完电影,黑灯瞎火的,路上也没有人,我们从小镇上走回家已经是凌晨四五点了,早上是周一还有早读,老师还要去上课,让我到上午才去。

虽然过去了很久,这件事我依然记得。



上初中,晚上要上自习,看电影不多。

在初二的时候,正碰上放《少林寺》,在梅川的电影院里只放两天,白天和晚上通宵放影,看的人极多,两块钱一张票,差不多相当于在学校两个礼拜的生活费。当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有十几个同学约好第二天晚上梅川去看《少林寺》。学校到梅川有十多里路。第二天晚上下自习后,已经十点多钟,十几个人一行沿着田间的小路摸黑走了近两个小时,赶到梅川,看完十二点钟那场电影,已经是凌晨两点多钟,又摸黑赶回学校,早上四点多钟了,才睡一会儿,就又要起来上课了。

我是后来才看的《少林寺》,里面的主题曲很好听: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

林间小溪水潺潺

坡上青青草

野果香山花俏

狗儿跳羊儿跑

举起鞭儿轻轻摇

《少林寺》两块钱一块票,当时已经很贵的了,票房超过一个亿,那是一个天文数学。

在城里,放《少林寺》时还有出现过抢位子打架致死事件。

《少林寺》在中国年轻人的当中掀起了一股武功热,自弱者总想通过武功来战胜一切。

初二,学校组织过一次同学步行到梅川看电影,上午去,看十点钟的,然后中午走回来,片名叫《螃蟹》。

我查了一下《螃蟹》的资料:

《螃蟹》是1982年上映的委内瑞拉电影,1984年由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

《螃蟹》讲述塞莎尔是个企业家,他最小的儿子加布列尔被绑架了。虽然绑架者提出的一切要求都被满足了,但加布列尔仍然被残忍地撕票。探长列欧曾荣获过“螃蟹”勋章,经过一系列曲折的调查,他和助手终于发现一些同贩毒集团有牵连的年轻人绑架了加布列尔。但这些人却很有势力,支持他们的是来自政界、经济界、军界和宗教界的力量。虽然证据确凿,列欧却不能将这些罪犯送交司法部门绳之以法,只能无奈地将其释放,任他们逃脱惩罚。“法律只对付穷人,信念理想破灭”,列欧愤而辞职。

高中是在城里,城里有三个电影院,一个是老电影院,一个是两百米外新修的影剧院,还有一个露天电影院。

电影院里每天放着不同的电影,好的电影会连映,街上还有录像厅成天放杆港台的枪战和武打录像片。

在(19)86年元宵节,电影院里在放史泰龙的《第一滴血》,是大陆第一次看到美国大片,电影院看电影的人也是人山人海,同学刚处了个女朋友,就请我们几个一起看电影,美国的动作枪战片和我们以前的不一样。

在高中,学杂费里有一部分是电影费,每个月可以花半价看上一场电影,当学校将票发到班干部的手里,然后接班人首先将中间好位置的电影票留了下来,然后将剩下的票拿出来让同学们抽,无意中让我发现这个情况后,就站了出来,要求班干部将他们手中的票拿出来让大家一起抽。一件很小的事情,也是中国的特色。

1986年,看了来自国民党台湾的第一部电影《汪洋中的一条船》,是写一个残疾人郑丰喜的故事片,看完后,语文老师专门拿了一节课组织大家讨论,有很多同学感叹:啊,台湾原来是这样的,也不是在水深火热之中吗,资本主义感觉上也是很有人情味的。

现在可能有些可笑,但当时接触的意识形态就是那样的认为。

对电视,我一直不怎么喜欢看,一集一集的,时间拖得太长了。那段时间,电影看得还是蛮多,有时候,姐姐小学看电影,也给我一张票,看的多是古装武打的电影,也有越战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铁甲008》,爱国的情怀感动得一塌糊涂。

看的第一部立体电影也是在那时候,感觉上还不是太深,《侠女十三妹》。

高考前几天还去看了一场美国电影《霹雳舞》,7月9号考完后,学校发了电影票,已经忘了是什么电影。

高中毕业,去北方上学,学校里有个新修的俱乐部,每到周六和周日的晚上便放电影,两毛钱一张票。开学后不久,看了张艺谋拍的姜文和巩俐演的《红高梁》,大开大合的西部场面,让人震撼,特别是红色的高粱与野合,透明通红的高粱酒,还有秦腔的吼: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往前走 莫回呀头/通天的大路 九千九百/ 九千九百九呀

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 往前走 莫回呀头……

还有一个:

九月九酿新酒 /好酒出在咱的手 /好酒 / 喝了咱的酒 /上下通气不咳嗽……

那是一个全新的视觉

也看了张艺谋主演的另一部电影《老井》,对于西部的苦难和人生,有一个深刻的描写。

学校休息日只有两餐饭,上午十点,下午四点。时间空得有点长,同学便到市里闲逛。市里的电影院,一块钱一张票,两场连放,随到随看,从早上到夜晚都不清场,只要有兴趣的话,可以一直地看下去。如果不去公园,也不去商场,就去看电影,找到一家电影院录像厅看上两场电影或是录像,到了下午时间差不多时候,就纷纷地回校了。

同学老刁竟然在一天内看了八场电影。应该是城市里大大小小的电影院俱乐部他都去了。

90年元旦,和同学小蔡,去看电影,《魂断蓝桥》,电影院里没有开暖气,给冻得骨头几乎都要断了,那真是冷到骨子里了,记忆很深。

第一次和女生看电影是《古今大战秦俑情》,张艺谋和巩利演的,冬天,有些冷,上午满场了,到下午两点才看,票价2块,大概相当于2份排骨,或者8两饺子,电影的主题曲叫《焚心似火》,叶倩文唱的:

焚心以火

让火烧了我

燃烧我心

颂唱真爱劲歌

人不顾身

让痴心去扑火

黄土地里

活我真挚爱的歌

情浓写我诗

让千生千世都知我心

万载千秋也知你心

同享福祸

 

 

参加工作后在武汉,也看电影,但多了些选择。

武昌解放路上有四家电影院,司门口的江汉剧场,音乐学院边上的武昌电影院,大成路上的黄鹤楼剧场,还有一家是工人俱乐部,单位上也有礼堂,周末的时候也放放电影。

我想起我看过的一部美国电影《巴顿将军》,是在单位的礼堂看的,背景是一幅巨大的星条旗,一身戎装的巴顿将军一步步走上检阅台,他注视着底下的千军万马,缓缓地抬起手,敬了一个军礼。看完我震撼了,虽然我已经忘记了电影的情节,但那种盛大而壮阔的场面让我久久难忘,在国家的荣誉面前,英雄充满了伟大的骄傲,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是“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时代,一个没有荣誉的时代,是没有希望和未来的时代。

单位对面是阅马场的湖北剧场,偶尔也放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就是单位发的票,下午去看的。

看电影最多的还是在中南财大,中南财大离工作的单位就两站路,周六和周日的晚上都放电影,连放两场,票价也不贵,好像是一块钱的样子。单身一个人,周六晚上没有什么事情,就散步过去,看看有什么好看的电影,有好的电影,就进去看看。

电影看多了,印象反而没有那么深。

水果湖有个洪山礼堂,就在省委门口,靠近湖边,平日经常开着重要会议,禁卫森严,九几年的时候可能是受到老政治人到南方的影响,晚上也开始放起电影来。

大概是九六年春暮,4月中的样子,第一次和当时的女朋友见面,晚上在朋友的老丈人家,然后4个人跑到洪山礼堂看了一场电影。

那天放的是外国电影,《上帝也疯狂》,讲非洲祖鲁人的原始生活,和现代社会人进入后文化上的差异导致的各种事儿。

有一年春节的大年初一,上午十点多,跑到一个地方和女孩看电影,刚放不久竟然睡着了,也是第一次。

到南方,稳定以后,大概有一两年的样子,每个周末去镇上看电影,五块钱,两场,两个人10块钱,走去走回。

只是后来不久电影院拆了,改成了商场,现在也有十多年了。

那以后,慢慢地就看电影少了起来。

后来电影都院线化了,都是几十个人的豪华小厅,在大楼的顶层,或者中间,而像以前礼堂一样的电影院基本都不放电影了,开大会时才开开门,显得没落了。

看4D电影是2001年去深圳的欢乐谷,看《加勒比海盗》,排了好久的队,半个小时的样子,吓得周围人连连叫,还是有点紧张。

少年小的时候,带他去科技馆,看球幕电影,视野超级巨大。

少年看电视长大的,也很喜欢看电影。

少年五六年级以后,想看电影的话,就一个人去,和电视不一样的视觉艺术。

电影在一代一代人之间的传递,时间也过去了。


2018-04-1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01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96评论 3 38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4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3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4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1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82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2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6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7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32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33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6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5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3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何把积极带入你的生活生活的态度决定人生的走向,人生的走向取决于生活的态度。一个积极的心态能让你的生命得到升华,打...
    Wo的小名叫单纯阅读 456评论 0 0
  • 穿上冬天白裙子 不仅是花草树木 还有心里的空荡荡 春天来了,能否给我一个姑娘 我也知道,现在的姑娘 已经不是唐诗宋...
    沙泥文森阅读 202评论 2 5
  • 踏上那饱经风雨的护城河,抚摸那历经沧桑的秦砖汉瓦,遥远的地方似乎有渺远的歌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守四方·...
    旅行祈祷与爱阅读 888评论 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