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喜在南方的一个小城里出生成长,她几乎没离开过这片地方,一直到18岁。去外省读大学是她为自己人生作出的第一个重大的决定。
填志愿的那天她没想那么多,直到被西安某大学录取后,她才意识到,那里离自己的家有八百多公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
那是2011年,阿喜在高考前一个月刚满18岁。那年火车票还没有实名制,人们还习惯用企鹅而不是微信。在去学校报到的前一晚,阿喜把自己的QQ签名改成了: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下去。
新生活的开始,并不顺利。军训第一天,和室友一起去食堂吃早饭,喝粥喝到一半眼泪就不自觉的掉下来。阿喜感觉有一股力量在催着自己成长。
(一)
大学里的食堂永远人山人海,碰到一两个熟人也是常事。阿喜第一次被人撞见一个人吃饭,朋友问她:“你一个人吗?室友没陪你啊?”女生这种上厕所也有结伴的生物,有人陪伴的对方多了一些优越感。阿喜涨得满脸通红,全身好像有蚂蚁爬过,手足无措,她好不容易挤出两个字,“是...啊。”好像做了坏事被发现了一样,她无比的想要逃离案发现场。
人总是百炼成钢,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次数太多,以至于阿喜也免疫了。
学会和自己相处绝对是阿喜人生的必修课。大多数时候,阿喜都是一个人。一个人说不上孤独,只是比起无意义的热闹,阿喜更愿意和自己相处。
一个人吃饭。
一个人逛超市。
一个人看电影。
一个人去游乐场。
一个人,过得游刃有余。
(二)
自小在南方长大的阿喜在来西安上大学之前不知道暖气为何物。以至于到了大学毕业的时候,阿喜一度想为了暖气而留在西安。暖气是个好东西,全国人民都该拥有,阿喜打心眼儿里这样觉得。
西安11月中旬才开始供暖,才到十月底,西安已经冻得不行了。不像阿喜的家乡,那个南方小城,10月正是秋意正浓时。所以从10月底到来暖气的那天,大家都是每天都在倒计时,等待供暖那天到来。当暖气管道开始出现咕噜咕噜的水声,总会有人在宿舍的走廊高呼:“来暖气啦!”
北方的冬天室内外的温差太大,屋子里有暖气,室内穿一件衣服就足够。室外是却一片寒风萧瑟,裹多少层都感觉不够。
宿舍的暖气是限时的,图书馆的暖气最给力。供暖的开始,也就意味着期末考试慢慢来到,所以,一整个冬天,阿喜最愿意待在图书馆里。复习、看书还有睡觉。直到放寒假离开西安。
可恶的是,阿喜在西安待了四年,竟没有见过西安的雪。它总是在阿喜他们寒假之后来临,在开学之后结束。
(三)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副大学周边的美食地图。麻辣烫关东煮、煎饼果子、刀削面、肉夹馍、砂锅粉丝都在阿喜的味蕾记忆中留下深刻一笔。
阿B是阿喜的基友,常常逼迫阿喜在他练球的时候充当球童。冬天特别容易感到饥饿,阿B总爱在打完球之后叫阿喜出去吃饭。
学校后门有一家面馆,老板做的手工面特别好吃。阿B最爱带阿喜来这家。久而久之,老板也都认识了他俩。老板也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毕业之后就和女友在这开了一家面馆,生意红火。后来还在学校食堂里开了分店。
阿B一米八八的大个子吃一碗面就够了,阿喜那天点了一碗面加一份饺子全给吃完了,惊呆了阿B。阿B说,我知道你为什么瘦不下来了。就你这吃法,不肥死才怪。
大学没有成为阿喜的整容院,毕业那年,阿喜和刚上大一时一样,一样胖。
(四)
大学生活再颓,它依旧美好。所有记忆,都定格于此。
离开西安的那天,阿喜和好友在机场相拥而泣,这样能够无所顾忌的流露真情,阿喜不知道还能有几回。
晚上的九点的航班,阿喜坐在靠窗的座位上,闭着眼睛。直到飞机起飞,睁眼望向窗外的一瞬间,阿喜才发现,这个她生活了四年的城市,这样看去,原来这么美。下一次再见,没人说得准是什么时候。
回到南方之后,
没有暖气,阿喜依旧没有改掉进屋就脱外套的习惯。
没有好吃的面,阿喜晚上有时会想后门的刀削面想到睡不着觉。
没有毕业时那一群把酒欢歌的朋友,毕业一年多,阿喜再也没喝过酒。
在这个城市里,阿喜也是一个人生活。
一个人久了,好像就不习惯有那么一个人来打破现有的生活。期待改变却又害怕改变这样矛盾的心理。
阿喜也想象过,有那么一个人的陪伴,走路时阿喜不小心踩到他的脚后跟,冬天能够把手放在他右边口袋这样的温暖瞬间。
但更多的时候,阿喜更喜欢能在突然的下雨天从容的掏出雨伞,用这样细小的安全感来包裹着自己,而不让她的生活显得那么狼狈。
毕业之后的第二个冬天,依旧没有暖气,也没有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