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个事,中午休息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影响别人睡觉,另外办公室就这么大,打喷嚏、咳嗽用纸遮挡一下,绅士一点,这是素质的体现。”
“教授”说完坐下继续工作。上一次午睡的时候,有人敲键盘,他把桌上的两本书扔在了地上;旁边新来的同事大声咳嗽,他说:“你用纸遮挡一下,都是从深圳过来的,怎么一点职业素质都没有呢?”
大家照常互相开着办公室玩笑,每天喊他“教授、教授”。
教授不是真正的教授,也不在公司的管理层,他的职位类似于讲师,为客户讲述产品的价值。“教授”的名号有点恭维,有点嘲讽。
恭维在于他的确专其所长,学识不薄;嘲讽在于他爱卖弄口舌和不遵循“规则”。
上下班指纹打卡,否则扣钱,以机器的记录为准,机器偶尔可能出错,但机器犯错,需要人来承担,打卡没记录同样要扣钱。扣就扣吧,认倒霉吗?凭什么认倒霉呢?教授坚信他不应承担机器的错误。大家说:“怎么就你搞特殊呢?”教授去了写字楼的物业,走了调出监控的程序,证明这样才是正确的。
每天早上,销售部门的同事站在一起喊企业文化:“坚持做大事的立场!”“哼哼,做大事是喊出来的么”,教授为企业文化下了一句评论。
教授做的,是很多人都想做而不敢做的,但他们却嘲笑他。
“你的性格会影响企业文化。”在深圳工作的学姐讲了一个关于她的笑话。公司以“笑”为文化,似乎人人都是开心的了。开心地上班,开心地工作,对新来的同事说:“哎,你怎么不爱笑啊?”
三个月过去了,老板笑着对学姐说:“你的文笔没问题,运营也没问题,就是性格有些孤僻了,不能尝试打开,改变一下吗?”既然没问题,什么时候转正呢?哈哈哈。哈哈哈是一种企业文化。
学姐辞职了,没有企业文化了,却笑了。
加缪在《局外人》中写道:“大部分人总是表里不一,他们做的往往并非他们内心真正渴望的。他们都有一种群居意识,惧怕被疏离与排斥,惧怕孤单无依靠。”这是人们心照不宣的规则。纸面上的规则被打破,也许只是简单的惩罚罢了,人心中的规则被打破,你就是一个另类了。
职场大多是赚钱的地方,不是实现理想的地方。如果人人见面都能面带笑意,尺度恰当地开两句玩笑,在早会上击掌、拥抱,那么微信朋友圈就可以关闭对其可见了。
这个世界永远是复杂的,带着复杂的善意和恶意,人们热衷于创建各种群体身份,组建各种“局”,以为这样才是有价值的;而我们有选择融入和独立的权利,有维护自身价值和个体利益的权利。无论是高调的,还是冷漠的;无论是身处职场,还是置身于整个世界。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人心,但我常常在人们集体流露出的优雅的微笑中,看到了妄自尊大的嘲讽,他们把面具贴在了脸上,容貌长成了相同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