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谈 青 春 不 走 情 怀
郭敬明的书再一次被改编成电影上映了
早上看豆瓣评分还是6.0,晚上就变成了5.9
无可厚非
有很多事我们都未曾经历
有很多故事可能也没那么糟糕
悲伤逆流成河
还是不是你第一次阅读的样子?/
整个故事有关于校园暴力,虽然我总觉得郭敬明写这篇故事的时候可能真的不是以这个主题构想的。
整部电影来说,郭敬明和落落的重新编写抬高主题无疑是明智的。作为一个曾经把郭敬明书甚至他公司的书都买回家的人,把《夏至未至》读过不下十遍的人却对这本书毫无感觉。
大概是因为《夏至未至》离自己近一点,而《悲伤逆流成河》离自己太远了。
像我们这般未经历过太多苦难的人,家庭和睦,有朋友,有喜欢的人,小小的挫折不过是小争吵小考试。
而整部电影把生活里所有普通的人们聚拢起来,不给你讲生硬的道理,而是把悲伤的浪花全都直接打在你身上,让你亲自感受那种凛冽感。
镜头和转场都是文艺青年的标志,郭敬明和落落这两位从作家转行做导演的文艺又疼痛的文青,把他们擅长的象征,铺垫,对比,暗喻全都从文字转成了镜头。
阳台上的花,从开头到结尾一再出现的波浪。
虽然对于个人来说镜头的停留时间有些长,重点的校园暴力过程时间被缩短,演员的台词功底不太够,有些演技还需要加强。
我还是依旧愿意给一个中上的评分。
悲伤逆流
大河吞噬
波涛汹涌
不曾回头/
每一个人物都值得心疼,是观者从书中的无关者的角度变成了真真切切发生在自己身边者角度的转变。
而镜头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在把每一个你想看见认为应该看见的镜头一个个铺垫在你面前。
当一个人被世界所针对,人潮的声音聚集起来变成吞噬世界的巨浪声响。
谣言和咀嚼零食的声音混在一起传播在校园的每一处。
解释不清,反抗不了。
顾森西帮着易遥用水龙头反击所有说闲话的人的时候,混乱的场景是最让每个观者感到解气的地方。
易遥的妈妈拉着易遥的手说“走,我们去医院。”停留在牵手的特写镜头便是最为打动人的泪点。
而剧情的走向却又一次把你推进绝望的深渊。
最美好的女孩成了故事里最悲惨的受害者。
最亲近的人的不信任,最美好的人的消失,都把校园暴力推向了最高潮。
不得不说易遥在最后一刻的确是视死如归的。
她扯着嗓子用自己最大的音量把自己所有的控诉和委屈说了出来。
很多暴力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罪责,那些人自以为自己不过是说了句闲话,开了些调节生活的“小玩笑”,而这段时光过去,这些人依旧过着自己的平凡生活,甚至自诩为善良又可爱的人,却从不知道那些过去的举动聚在一起为多少人留下了阴影。
“
将来你们只会说我怎么不记得,我怎么不记得我把红墨水丢到她身上,我就是闹着玩儿的呀,开玩笑的,我没有喂她吃过垃圾,没有泼过她冷水
你们之后的日子舒舒坦坦,没有一点心理负担,你们回首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挺好的了,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太恶心了,实在是太恶心了
如果我忘不了怎么被你们侮辱,粉笔灰塞嘴里是什么滋味,打火机烧头发是什么滋味,被你们一口一个杀人凶手是什么滋味,如果我忘不掉们你们也别想忘掉
你们骂过我最难听的词,你们动手的没动手的都一样,你们比石头还冷漠,你们又恶毒又愚蠢,你们胆小怕事,别人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你们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个人,因为你们日子真的无聊,因为你们觉得自己不会承担任何后果。
”
电影可以重新赋予美好和原谅,书总是把结局写的赤裸裸。
现实生活呢?
是否还是会袖手旁观,
或是跟着谈论两句笑笑带过。
庆幸自己可能从未有过苦难,遇到的也都是温柔而善良的人。
可是我身边就曾经有过很多受过伤害的朋友。
他们的能因为稍胖的身材,因为呆呆傻傻的性格,因为太过张扬的性格都或多或少受过小型或大型的暴力。
而他们本身却是比谁都要善良和美好的人。
现如今,也只是偶然提起,然后她们笑笑不语,仿佛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我多么想把这世上最美好的事物都献给她们,抚平她们伤口。
"
不要拒绝悲伤
只管去愤怒去难过好了
忍不住眼泪
那就尽情的哭吧
"
我曾经真情实感地喜欢过郭敬明。/
可以承认我真的整个青春时代认真的喜欢过郭敬明,我曾经看过他各种各样的负面新闻,也不想为他洗白为他维护。
可什么时候说曾经喜欢过变成了一件丢脸的事,什么时候批判郭敬明的作品变成了一种高雅举动。
如果校园暴力是一种应该被打击的事,那么网络暴力不过只是换了地点的另一种暴力。
长大以后很多作品可能的确没有那么好,但是也真的没有那么糟糕。
很多事很多人,你可以不喜欢甚至讨厌,但请不要伤害。
而如今,《悲伤逆流成河》和它最初的样子有些不一样了,不想再谈青春,也不走什么情怀。
只希望最后几分钟的呐喊能够让更多人听见。
愿你的世界始终光亮
愿你遇见的都是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