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陪孩子上《论语》课,老师给孩子布置作业,让他们每人写一篇文章,题为“君子不重则不威”,没有别的要求,就一个:讲真心话.孩子写好了,我觉得自己也有点蠢蠢欲动的感觉,因为说到这个“君子不重则不威.”我立马联想到了先生您,觉得您和这句话特别匹配!
就如您上次和我聊天时说的那样,您行医三十余年,在您手下就诊过的患者不下于数万人,但有的人可能就如匆匆过客,一次就诊后就匆匆而过,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有的人却对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接触后就认准了您!我看到曾经有一位找您就诊过的患者还在百度上还悬赏打听你的去处.
当然,我相信认可您的患者应该是不计其数的.因为您自己也说自己在36岁时就已经很厉害了!就像年前那位给您寄礼物的无名氏一样,他的心声应该也是说出了很多患者的心声,您在很多患者迷茫无助时给予他们言语上的信心,这对大家来说就是最好的良药!都说生病了三分治,七分养,以我的理解,这个养不仅指身体的修养,调养,更是一种对自己人生的态度和认识!
就拿您对我们祖孙三代就诊态度来说,我们只是您每天众多就诊患者中的一个普通病例,但从您的首次就诊中我们就已经感受出您对我们的用心.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医生有爱心,但医术水平有限;有的医生医术不错,但对患者的耐心有限;唯有您,可以聚能力和仁德一体,实属难得!
随着后续每一次就诊时的交谈和就诊后的沟通,对您的敬佩之情就更深了!相比起您高超的医术,渊博的学识,幽默的言辞,更让我钦佩的是您无可救药的自信和无与伦比的洒脱,以及您至情至性的赤子之心,这些真的是很多常人多年努力后都未必能及的!说到这里,又让我想起了那句: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来的,但人的胸怀境界的修出来的!
记得您有一次说我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这种思想和读书无关. 其实我自己不太确定这种思想到底和读书有没有关系,(我觉得可能还是有关系的)但我可以觉察出自己的这种思想和生活中多数人是有出入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可能有点傻或者不可思议,但我自己的内心却是很安定和坦然的!后来经过您的点拨,我慢慢觉得其中一部分可能和天生性格有关,还有一部分可能与工作以及这两年来学习传统文化有关!
中国儒家讲“止定静安虑得”,佛教讲“禅定,讲空”,道家讲“至虚极,守静笃,”王阳明讲“存天理,去人欲,做事情要知行合一!虽然里面的很多东西我也是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但我就觉得跟我的价值观还是蛮吻合的.作为人,就应该这样去做.做了就可以取悦自己的内心,就像您说自己写诗是为了取悦自己一样!
当我第一次翻看了您写的文章和诗词后,就觉得您与常人不一样,后来您自己说自己写的是思想,不是文字,我是深度认同的.您对世间那些淡雅素颜之物的喜爱已超出常人,这是一种至简至淡的境界和至清至明的人生,需要有一颗超凡脱俗的禅心!
每次和您交谈,我觉得您都有一种可以穿透思想,触及灵魂的本领!所以特别喜欢和您聊天!有时我也会跟我身边的朋友同事讲起您,她们会开玩笑说:从来没有看你如此夸奖过一个人,看来这个姚医生应该是你心中的男神了!”我纠正她们说:“是神,但不是男神,因为真正的神是没有男女性别之分的!”她们这时往往会开心的一笑!
所以,真心的认为能认识到您这么一位好医生,好长者是我的福份!您现在还愿意教给我禅定的方法,我不甚感激,虽然我自己心里实在没有底到底能不能学会!总之,您就是我人生的贵人和标榜,“君子不重则不威!”我领悟到了!有了您的鼓励和引领,我觉得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亮!感恩遇见您!
最后用晏殊的那句“人生何处不相逢”来结束今天的这篇有感而发的文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
祝福您,一切安好!
己亥年三月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