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总有人抱怨一些不公平现象,认为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觉得自己天天受管制,被约束,毫无自由可言。而在他们眼中,那些与其相对的人就成为了所谓的“特权阶级”。
究其原因,这些感到不公的人会归咎于现在的人缺乏规则意识,并认为规则太少太空。觉得唯有树立了规则意识,丰富细化了规则也对国人“特权阶级”意识有所约束与改观。
真的如此吗?
的确,在规则意识不强,甚至缺失的前提下,这种所谓“特权阶级”的事情发生的几率会很高,比起以往也就更加容易出现。但是,就算将相关规则进行了制定,并也对现有规则进行了丰满与完善,就一定能够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吗?
事实并非如此。
众所周知,中国人天生有着与其他国家人不一样的特质,就是喜欢“变”,喜欢“易”。说直接了,就是喜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天性,很难改变。所以就算纵有千万条规则,也会有人找到里面的“一疏”,进而钻之用之,甚至推广之。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恕我直言,对于此没有根治之术,唯有缓解之道。那就是加强责任条款,强化责任成本。
细细想来,国内的很多规则规定,甚至法律只有“权”,“利”,唯独缺少“责”,或者有“责”也是轻描淡写,草草几笔了事。其实,这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教化”为主,以“惩戒”为辅,“人之初性本善”等不无关系。
因此,如果非要将国人规则意识进行强化,弱化所谓的“特权阶级”意识,唯有从强调责任感,加强责任成本开始。否则,恕我冒昧,脱离责任,我们每个人就都会是“特权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