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过后,风刮的有种想穿棉袄的冲动,不知各位的多肉还安好?
今天馆长就要给大家介绍一种在风中,雨中,冬天中都可以给你惊喜的多肉
铛铛个铛,就是它,可以开出石头的花,生石花!
生石花属于冬型种--在8月完全处于休眠期,到了9月则开始缓慢生长,10月至11月初则进入生长旺盛期。类似于此的有百合科的大苍角殿、卧牛,景天科的玉椿、绿塔、吕千绘等。大部分品种的生石花、肉锥花等等
生石花产于非洲,1811年,一位英国的学者在南非进行事物考察时,在地面上发现了几颗“形态和色泽与周边砾石相仿”的奇怪“石子”。此后的几十年里,生石花受到了英、德等国植物学家的关注,1897年开始从非洲引入进行栽培。但是,这小家伙的“脾气”怪的很,如果栽培条件跟它“老家”比相差太大,它便不会给你好脸色看。
大多数花卉在栽培过程中都需要好水好肥伺候着,但生石花可不然。由于扎根在极为干旱的沙漠地区,一些地区得年降雨量甚至低于50毫米,因此生石花练就了一身“超级耐旱”的本领,需水量非常少,所以,平时保持盆土的适度干燥,十天半个月给它喷喷雾就足够了。与此同时,沙漠地区遍地是砂土和砾石,有机质含量极少,在这种贫瘠的土壤上生活惯了的生石花如果碰到“大鱼大肉”,肯定会消化不良,因此在春秋两季各施一次稀薄的均衡复合肥,就足够满足这小家伙所需的营养了。正因为生石花对水肥的要求很低,就算两三月不予理睬照样能活得健健康康,特别适合“懒人”们栽培,所以也常被人称为“懒人花”。
是不是有种多肉中的仙人掌的感觉,多肉中的战斗力爆棚的感觉,哈哈,大家也可以留言中发送你的生石花照片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