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读《奇特的一生》,对时间日志重新思考了一番。柳比歇夫在26岁开始记录时间日志,在28岁确定了人生目标,由此开始了长达65年的时间记录。
这本书我读过几次,每次重读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而这次选择重读柳比歇夫,是因为我想要学习柳比歇夫:我今年29岁,使用时间日志记录了4年时间,但我并未能像柳比歇夫,在近30岁确定一生的奋斗目标。因此,我希望重读这本书,以此找出过去遗漏的部分,重新思考这套方法。
在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只有向自己提出远大目标时,这个时间统计法才能成立。”对于这句话我一直没能理解:为什么一定要提出远大的目标,才能使用这套方法。可是问题在于:当你不明白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模仿去做,其实总会模仿的四不像。
我并不理解,为什么柳比歇夫把事情只分成投资、消费两个类别,反而觉得应该把类型细分清楚才能更好掌控。比如我就将事情分成:睡眠、通勤、三餐、整理清洁、阅读、写作、思维整理等。这样我就能知道,在哪些事情上我投入了多少时。
这其实也能很好管理自己的时间,每天结束后,看到在每类事情上的分布,大体就能知道今天在哪些事情上投入到底有多少时间了。这样做其实有两个问题:
1.我只是关注“我是否在努力”,却没有关注“为什么我要做这件事”,以及“这件事我要做到什么程度”,“要达到什么目标”;
——只关注是否努力,就像是拿着小皮鞭在抽打自己,督促自己前进,这并不符合人性,而自己能坚持到现在,有赖于我内心有太多对自己的不满,才能逼迫自己去做这件事。
——如果事情太多,时间不够用,我的方法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要求自己增加多更多投入,不断给自己做加法,最后把自己搞得很累。
2.没有关注上面的问题,做记录只是为了做做记录,并不能真正发挥时间记录的效果。
——柳比歇夫记录时间,有三个很重要的目的:
1)探索精力上限:精力上限决定你最多能投入多少时间,而不是埋头苦干就能增加投入;
2)如何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持续增加投入:这看起来与第一点相矛盾,表面上看是如何分配时间资源,其实增加时间投入,是要去思考行动的本质和做事的方法。
3)训练自己做计划的能力:能否准确预测花费时间,这看起来很难做到,而且也没什么必要。难道预测不准就不做了吗?其实,能否准确预测来自记录是否准确,而记录则是把每个步骤以及花费时间记录清楚。只有做到能准确记录,才能知道:我今天到底能做多少事情?应该如何分配时间。
我没能注意到这两个问题,表面原因是:我缺少一个远大的目标,但实际上我很难给自己设定一个远大的目标,因为本质的原因是:我的视野不够宽广,因此向自己提出这样的目标。
所谓“视野”并不等于知识量,因此无法通过看几本书就能确定一个远大的目标。阅读只是一种相对性价比比较高的方法,而要拓展视野,就是去试错。
那么如何试错?在你能看到的范围内,选择你害怕的那个目标,然后去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每个月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倒推每周要做什么,全力以赴去完成。
何谓“全力以赴”?这一个月,你人生当中仅有这一次,那么这个目标在这个月里,便是唯一的目标,不会再重来。因此,把它当成自己唯一的目标,拼尽全力去完成。
试错,必定会失败。失败会招来别人的嘲讽和讥笑,其实这些并不会对你造成多大伤害,而真正会让你放弃的是,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你会感到巨大的挫败感和无力感,这会让你开始质疑自己,责备自己,最后是放弃自我。
现阶段我无法提出远大目标,那么不妨把当前的目标,当作是一个远大的目标,全力以赴去完成。或许,这看起来有些用力过度,但实际上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要想实现自我突破,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试错。当行动累积到一定量后,我才能看到更远的地方,然后再设定一个新的目标,继续拼尽全力去做。如此反复,不断变化,也许有一天我才能像柳比歇夫那样,提出一个远大的目标。
� �;� > �^Q�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