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完宝宝,刚走出幼儿园。一张色彩鲜艳的宣传单页就递至手中。紧接着一位热情,时尚的姑娘就围上来开始介绍宝宝街舞,现代舞......一听宝宝年龄还小。姑娘迟疑了一会,依旧热情的邀约等宝宝年龄达标一定到她们那里看看。礼貌的应了一声,牵着宝宝离开。
可刚走出没几步,一个热情的小伙子笑脸相迎的又走了过来。“这位美丽的妈妈,宝宝上英语培训班了吗?”心里想着,这小伙子嘴还真甜。随口应了句“没呢。自己教着”。小伙子一听更来劲了。“您一定是英语老师吧?是老师的话,那更懂得教育需要投资啦。很多老师的孩子都送孩子到我们这儿学呢。我们机构有30年历史,有着......”小伙子滔滔不绝的介绍着。并开始拿出颜色鲜艳诱人的小玩具逗着宝宝。“小朋友,几岁啦?介绍一下自己嘛?过来跟小朋友一起学英语好不好啊?不过属于“冷静型”的宝宝,并未给予小伙子太多回应。
着急回家做饭,便礼貌的回应了小伙子。可执着的小伙子依旧一路不停的介绍着。最后,果断回应“谢谢,真的不用了!”然后带着宝宝果断快步离开。
对于类似这样的场景,经常在校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们应该并不陌生。一到放学点,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的宣传单页和热情的宣传人员就会围住家长进行热情的邀约攻势。他/她们的热情和巧舌如簧是否会让你有些招架不住?又是否会给你带来更深的焦虑?
从宝宝出生,我们就办准备好了价格并不便宜的宝宝游泳卡。因为都说婴儿坚持游泳好处多多啊。可怎么游着游着,又有儿科医生提出大家一直传统在采用的宝宝颈圈游泳并不科学,反而对宝宝有伤害!What?家里的游泳卡才使用了几次而已。
宝宝刚满几个月龄,我们就会开始考虑和权衡是否有必要送宝宝上一小时上百元的早教?因为听说上早教的孩子语言,交际,动作发育等都会更强。满大街的早教机构。可身边也有不少从未上过早教班的学霸孩子呀!
到了该为宝宝该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啦。一了解,可选择的类型实在太多。有据说以d很先进的蒙特利梭方式给宝宝上课的;有打着双语,外教旗号的;有宣称可以提前培养孩子语文,数学等知识的......还有很普通的。自然学费差异也很大。然而,幼儿园。有必要投入那么大的财力,物力吗?直接选择个离家近,环境好,管理规范的不就OK了吗?
至幼升小来临,又开始陷入了选择困难和焦虑循环之中。小升初来临,更大的焦虑和艰难的选择也会如约而至。还有升高中,考大学。似乎随着宝宝的成长,一次次的选择和无处安放的焦虑也会一直伴随着我们。
其实,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科技如何发达,教育理念如何变化。教育的宗旨还是会应了那句“万变不离其宗”!作为家长,从孩子出生我们就承担着养育责任。孩子从小的语言能力和行为习惯都会润物细无声的受着我们抚养人的影响。我们不可避免的成了宝宝人生中第一位对其影响深远的老师。
我记得看过一句比较震撼我的话,
“老师不会成为父母,但父母却可以成为老师”!
孩子步入学堂接受老师的知识教导。我们似乎觉得我们的养育“任务”好像可以移交了。可现实却是,老师们面对庞大的班级人数,繁重的教学任务。对于如此重的家长“托付”。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孩子养育和教育的主导权还是掌握在我们家长手中。
为孩子择校,我们如果对孩子的实际情况有了清楚的定位和足够的了解。对未来的学习能有清晰科学的规划。不做过分强求和放纵。并且能够引导孩子也清楚和参与这一切。那选择起来也是可以比较从容和淡定的。
对于选择兴趣班,“外语学习”,“蒙特利梭”,“奥数”,“左右脑开发”,“阅读培养”,“乐高”,“乐器”,“舞蹈”,“跆拳道”......市面上的培训数不胜数。广告语一家比一家更吸引人。
孩子的教育之路很长,我们似乎可以通过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辅导和培训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但其实家长一旦焦虑起来。很容易“盲目”和“盲从”。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终,除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耗费。课外休息时间被排得满满的孩子也很容易提前导致厌学。
我记得Dr.魏分享过他不上数学辅导班数学能力在班上也很突出的女儿的培养经验。他从小就将数学知识揉进平时的生活细节中对女儿进行引导。比如跟女儿玩找数字的游戏,比如家里的电话号码、今天的日期、爸爸的车牌号等等。
家里人买果蔬回来,如果孩子在的话,就把水果一字排开,让女儿来点:“今天买了3个苹果、5个橘子,一共我们可以吃多少个水果呀?”这都是把抽象的数字跟生活情景联系在一起,孩子觉得算术对她的生活是有用的,她对算术的兴趣也变大了。而且同时还锻炼了对于孩子学数学非常重要的“推理能力”。
对于学龄大一些的孩子,因为现在信息和网络化的发展。学习理科已经有了一些可供选择和使用的非常好的微课资源。比如说“洋葱数学”App。
这个App上将目前初中三年的数学知识做得非常完善。将本来很枯燥的数学知识,通过每一个简短,生动,有趣的小动画展示给孩子。而且每个小动画下面还配套有相关的中考题型供孩子及时巩固运用知识点。小学和高中的数学知识;初中的物理知识也在持续制作,更新中。App大大提升了孩子学习数学,以及其他理科的趣味性并且有效降低了难度。
“洋葱数学App”上面一个五分钟等我小动画就已经基本囊括了老师课堂上40分钟讲的知识点啦!而且非常好玩。“一这是一位我第一位推荐使用的初一学生的反馈。而且当时她坚持使用了一段时间,数学成绩确实提升得很明显。
我的使用感受是:别说孩子,家长也可以把数学再次学好。我清晰的记得,我第一次打开这个App时候的“震惊”和“惊喜”。因为我初中以后的数学成绩一直很糟糕。学过的数学知识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现在我也能通过小动画把知识点再次看懂,学会。作为一名家长,都会步入孩子的学习辅导行列。这个App。让我完全有信心可以再次把数学知识捡起来。辅导起孩子来就会轻松一些啦。
学外语,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其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孩子放入外语环境中。而在国内如何实现?很简单,父母先学会,并在生活中与孩子一起多用外语交流。
孩子的语文成绩与阅读能力和阅读量息息相关。不可否认的是,孩子强大的阅读能力必须从小培养。而这个培养者就是我们对孩子“言传身教”的家长。
这样一梳理,我们家长,似乎需要做的很多。对孩子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越来越先进的教育理论”。我们也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选择和压力。但现在好的,高效率的线上线下的学习资源也不少。需要的是我们仔细的甄别和选择。选择好了,孩子的学习也是可以不那么痛苦的。
不管是我们遇到的是“商业噱头”也好,还是需要“拨开云雾见雾明”也罢。都需要我们在保持好良好的学习和判断能力的同时,加之足够好的心态和耐心陪伴孩子从容,淡定的走在教育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