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从幼儿园回到家,家里被收拾的很整洁,地擦的很干净,梳妆台上摆放的很整齐,我以为是先生收拾的,没想到是我五岁的女儿收拾的。我真是太惊讶了,有些不敢相信。
就在我坐下来的时候,孩子一个劲儿的给我脱鞋,我完全懵了,想着这孩子往下拽我鞋子要干嘛,还没等我开口,只见拖鞋被孩子拿了过来,我一下子明白了,她是要帮我换鞋,我被感动的眼泪汪汪的。
近几年,一直在流行一个词“别人家的孩子”,太多的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好,在我心里却不这么认为。
我就是觉得我的孩子在我心里是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的,即使别人的孩子比我的孩子优秀,我也不羡慕。因为那是人家用对了方法,付出了我们无法想象的努力。
而别人家的孩子之所以比自己的孩子好,原因并不一定出在孩子身上。很多时候,孩子的原因出在父母的身上,父母什么样的状态,孩子就一定是这样的状态,因为孩子会模仿重要他人的行为,所以说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如果复印件出问题,一定是原件的错。
父母为什么总是觉得好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如果用对方法,自己的孩子也一样优秀,而不是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比。
很长一段时间,我女儿也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我心里那个美。我想我是用对了方法,更准确的说是我蜕变了,成长了,内心更洒脱了,所以看待任何事情都变得不一样了。
很多人都说,你女儿被教育的真好,说实话,在这方面上,我的确下过功夫,但是更多的时间我都是用来教育自己,因为自己都做不好,如何教育孩子,父母只要做好自己,有时候并不需要做什么,孩子就能成长的很好。
大量父母的焦虑,就在于我们以为人生可以稳定,可以按照我们所设计的方向去发展,甚至很多父母还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让他必须按照他们说的去做。悲剧就是这样诞生的。然后,父母又累,孩子又痛苦,最后的结局还不好。
李中莹先生说过,每一个孩子在人生成长的过程当中,都会跟自己的父母有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当中,如果父母赢了就是悲剧,如果孩子赢了就是整个家庭的喜剧。
如果你把孩子当成机器来培养,你就会非常累,孩子就会非常痛苦,效果就会非常糟糕。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一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这里边还充满了大量的随机性。
很多家长特别焦虑就在于,他不能够接受随机性,他希望他的孩子顺风顺水,按照自己的设计一步一步地发展。这纯粹是妄念,千万不要这么想,因为你的想象力根本赶不上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