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
年少时学古诗,总要考查诗句背后蕴藏的含义,时隔多年,早已记不清那些曾经耳熟能详的句子,只模糊记得“壮志未酬”一词是在解析诗意时,最常出现的词。
这词,用在辛弃疾上,一点都不为过。
公元1181年,辛弃疾被弹劾落职,面对一个破碎的山河,一个衰颓的王朝,正值壮年的辛弃疾,心怀复国之志却不得不苟安于国土内腹。
这一安,就是22年。
都说人生苦短,转瞬即逝,22年,差不多是人生的三分之一。身逢乱世,颠沛流离,如果再来一次,不知会不会望而却步?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矛盾痛苦无法自解的辛弃疾,平定金兵的念头却始终盘旋不去,可有什么用呢?上万字的平戎策论还不如换一本种树的书来得实在。
chapter2
常人只知这位南宋的文化明星作得一手好词,却不知红缨长枪,刀剑沙场才是辛弃疾的一生所向。
公元1140年,宋朝南渡后的十三年,辛弃疾出生在沦陷的北方,正如同他的字“幼安”一样,父辈给予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幼时安稳,在这个乱世里能保全性命。
在金人统治下汉人命如草芥食不果腹,这片曾经的中原国土变成金人恶行逆施的沃土。自幼目睹这一切屈辱痛苦的辛弃疾,从小便立下恢复中原的大志。
终于,辛弃疾等来了一个机会。
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率六十万大军举旗南侵,身处后方的汉族人民难以再忍,奋起反抗。辛弃疾加入了义军首领——耿京的麾下,凭着能文能武的本事,做了一名掌书令。
要想与金人对抗,起义军的规模远远不够,深图远虑的辛弃疾建议耿京与南宋朝廷合作,里应外合,方才能歼灭金国。
听取意见的耿京派辛弃疾前往南宋谈判面见高宗,不料还未等到完成使命北归途中的辛弃疾,耿京却身陷囹圄,被叛变投金的张安国所杀,起义军也被解散。
远在南方的辛弃疾怒了,千里奔袭归来。
17岁的霍去病曾率800骑兵深入匈奴腹地,斩敌数千。辛弃疾只率50铁骑孤军深入驻扎五万敌军的金营活捉了张安国,长枪在手取敌首级。
这一年,辛弃疾才23岁。
自古英雄出少年,连名字格式都极为相似的霍去病和辛弃疾,若能跨越千年历史对话,他们一定惺惺相惜。
chapter3
年少名重,一战成名,连圣天子也为之三叹息。
南归宋国的辛弃疾天真的以为能趁热打铁,施展抱负,在沙场上做一名奋勇杀敌的将领。可一个懦弱无能的王朝,只想着如何保全自己,全然不顾水生火热的黎民百姓。
热血当头的辛弃疾显然与朝廷庸碌的官员们格格不入,一心参与伐金战事却屡被排挤担任闲职,陷入政治边缘。
时不我与,英雄也无用武之地。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午夜梦回,愤懑心酸的辛弃疾只能以词遣怀,留下一篇篇传送千古的名章。
文武双全,这一词古今有几人配称。
end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都说少不读苏轼,老不读辛弃疾。
苏辛二人,两位皆是大宋词人中的风流人物,一个旷达洒脱一个豪放侠气。年少时读苏轼容易陷入虚无,老来读辛弃疾人生过半意却难平。
可我年岁渐长,越爱读辛弃疾。
沉溺红尘,早就麻木不仁,经历了多少炎凉,又如何换回锋芒。
人生不枉年少,希望你在消沉时读到辛弃疾也能重燃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