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宝宝多大了?
你打算让他如何度过小学之前的时光?
或许,你希望他拥有一个快乐而无忧无虑的童年,但看着别人家孩子会念会写,会说英语,会做数学题,会背三五十首古诗……
你着急吗?你焦虑吗?
你能坚定地抗住心中最后一道阵线,坚决不让宝贝早早开始走进学习生涯吗?
可惜,许多家长都不够坚强——别人家孩子这么早能写会算,基础这么好,自家宝贝到了小学,要是成绩垫底,影响自信可怎么办呢?
我们就曾经遇见一位会员家长:她在训练自己两岁半的女儿学写字。当女儿无论如何都不明白“C”的缺口为什么在侧面而不在上面时,她崩溃了:“这么简单的事儿,她怎么就不明白呢?是别的孩子都这样,还是我家这个就这么笨?”
她还说:“我的女儿必须要通过面试,上我们这里最好的小学,然后她才能上最好的中学,才能有机会上好大学!因此,必须早做准备!”
是呀!老话有云:“笨鸟先飞早入林”。不管是不是笨鸟,早早起飞总没错,学得越早,基础越牢固!——不少妈妈都这么想。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学得越早,知识掌握得越扎实吗?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代号为T)在出生后第48周开始练习,而另一个(代号为C)在出生后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7周,而C只练了两周。
实验结果让人们大跌眼镜:仅练习了2周的C10秒钟就能爬到特制的5级楼梯的最高层,但练习了8周的T要20秒才能完成。
此后,格赛尔又找了其他几对双胞胎进行相同的实验,结果都一样——后学习爬楼梯的孩子并没有比先学习的落后,反而完成得更好。
这个现象在幼儿园里也出现了——一位曾任教于幼儿园的老师对我说:“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最多只能学到100以内加减法,还要老师用大半年的时间反复教授,总是学不会的孩子还可能产生厌学情绪。但同样的内容放到小学,他们往往一两个月就可以学会。勉强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学习小学课程,其本质是在浪费时间。”
“抢跑”究竟有什么危害?
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后劲不足”
由于已经掌握了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很多“抢跑”学生更容易上课溜号、扰乱课堂、不写作业、不复习等。而小学低年级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恰恰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3年级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有调查显示,在幼儿园阶段曾经“抢跑”过的学生,90%以上都会在3-5年级出现成绩下降、名次下滑等现象。而不“抢跑”的学生则大多成绩稳定,并因为“抢跑”者后劲不足,班级名次有显著提高。
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孩子在6岁以前主要通过“感知”来认识世界,比如通过玩水来感受水,通过抓虫子来感受生命。而在6岁以后,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开始重组,从“感知”逐渐过渡到“理解”,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飞速发展。这就决定了他们接受课堂教育和课本知识的年龄一般不会早于6周岁。
因此,除极少数聪慧者之外,大部分学龄前儿童并不能适应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和教学方式,从而感到“学不会”、“不想学”,产生无助感和厌学情绪。
同时,家长的“高期望”往往让他们对孩子产生“低评价”。这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感、耐挫能力差、安全感低……严重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容易出现不良性格倾向
即使“抢跑”成功,也不代表这对孩子毫无伤害。“逼迫学习”的负面影响是终生的。如果家庭成员执意让孩子学习,就会给他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将逐渐变得自私自利、不懂宽容、不懂合作、心胸狭隘、报复心强烈……严重时,还有可能出现暴力倾向。
错失本年龄阶段的“成长重点”
教育抢跑的家庭往往把重点放在文化知识或“才艺”上,但却忽视了本阶段真正育重点——培养良好习惯与性格、拓展眼界、锻炼思维,以及发展想象力。
事实上,有许多品质都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成绩。有调查显示:成绩处在班级前15名的学生往往具有专注、协调、兴趣广泛、乐于沟通、独立思考的素质,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大多上课走神、读书跳字、任性、缺乏兴趣、人云亦云、缺乏深度思考能力……而这些有利于学习的良好品质,绝大多数是在学前习得,并在小学阶段得到巩固,最终成型的。
并不只有“坐在板凳上学知识”才叫学习
但或许有家长觉得——孩子在6岁前,能跑能跳,精力充沛,如果不让他们学点什么,时光就这么白白地浪费了,多可惜呀!
如果您有这种观点,兔小编就要给您点一个大大的赞!您的教育意识很强!
但是,学龄前的孩子无法像6岁以后的孩子一样,长时间坐在同一个地方读书学习。他们的学习方式就是玩!因此,我们可以抓住孩子的发展关键期,有针对性地让孩子玩起来。
1.手部精细动作发展
手与许多脑神经息息相关,手的活动促进大脑的发育。学龄前的幼儿处于手部精细动作的敏感期,因此家长要抓住这一时期,为孩子创设条件,训练手部精细动作,促进智力发展。
处于0-3岁的幼儿,精细动作发展很快,家长可以和宝宝玩撕纸片、捡豆豆、搭积木、涂鸦的游戏。而到3岁以上,宝宝就可以开始做一些简易手工了。如捏黏土、折纸、手印画……宝宝就可以在拉、搓、捏、折、剪、印这样的动作中锻炼双手了。
对啦!歪歪兔手工益智节目《歪歪兔创意小工厂》已经登录爱奇艺、乐视以及乐视超级电视啦!家长可以带着宝贝玩起来啦!
2.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我们都知道“性格决定命运”。可在这之前还有半句话——“习惯造就性格”。很多习惯从小一旦养成,就会终身携带,并沉淀为良好的性格——如“自己吃饭”、“摔倒了自己站起来”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立品质,“自己收拾玩具”则可以增强孩子的秩序感……这些不仅是入园、入学必备的素质,同时也是值得受用一生的宝贵品质。
但良好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除了生活中的正确引导(包括讲针对性的童话故事),家长还需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想让孩子及时收拾玩具,家长自己就要有及时收拾东西的习惯;想让孩子不挑食,家长自己就要什么都吃……这样,孩子才会在生活中学得“心服口服”。
3.积极乐观的性格
乐观积极的性格包括自信、善良、宽容、坚韧、勇敢、尊重他人、自我控制……都是在幼儿园阶段基本形成,并在小学阶段稳固下来,最终影响到孩子的生命走向。这就是俗话所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培养积极乐观的性格,需要宽松而有序的家庭环境、父母恰当有效的情绪引导、以及家庭成员的榜样作用,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当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时,家长的做法至关重要。不过,这又是另一个很大的话题,兔小编在此不作赘述了。
4.思维能力的逐步建立
有些学科有“梯次掉队”的特点——如小学三、四年级时有一批学生数学成绩突然下滑,到初一、初二时再次有一大批学生掉队。这归根结底是因为孩子的“思维地基”没有打好。而这种“思维地基”的搭建正是从学龄前阶段“疯玩、启蒙、阅读”开始的。
因此,在学龄前阶段,家长应着重让孩子多玩、多体验、多阅读,让他见到、体验到更精彩的世界,让他的心灵接受更丰富的事物。这样才有可能及早启发孩子的思维能力,打好“思维地基”。在入学后,孩子思维的大楼就有可能拔地而起,最终形成摩天大厦了。
5.想象力发展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人能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力则可以让我们有无限的可能。这一点,在创意产业逐渐占据市场的现在尤为重要。而想象力的特殊之处在于:一旦失去,就终生都无法再次获得。因此在学龄前阶段,注意保护、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变得尤为重要。
儿童最初的想象力来源于生活,丰富而愉悦的环境是孩子想象力发展的土壤。因此,为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家长可以尽可能多地带孩子接触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环境,丰富孩子的心灵。
以上这些都是孩子在上小学以后,甚至在整个人生历程中都不可缺少的能力。但这些能力却几乎不会单独地出现在小学课本中,更不会由老师主导着重培养。
因此,何必放弃这些,反而让孩子急慌慌地提前学会小学知识呢?
在学龄前,如果宝宝能把人生的“地基”打好,当他长大一些后,小升初、中考、高考的压力接踵而至,当“应试”逐渐地成为孩子生活中的全部内容时,他才能鼓起勇气,迎接未来的挑战。
《幼儿园“抢跑”,小心学霸变学渣》系歪歪兔幼儿早教原创内容,欢迎转载。原创光荣,抄袭可耻。在转载时请保持全文完整,并注明原作者——歪歪兔情智乐园。对于构成盗用、剽窃及其他侵犯我方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我方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