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家,是一个离开久了让人想念,待久了又让人想离开的地方。
02
高中以前,我都是住在家里的。所以,刚开始住校时,我特别不习惯。犹记得中秋节那天,我特别特别想家,但是又回不去,当时我爸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都是强忍着泪水的。我怕他听出我的哽咽,还故意装作很不在意的样子。
现在回想起来,很傻,也很脆弱。
离开家上学的第一年,最期待的事情是––––周末可以回家。
在我看来,这份期待有些幼稚,可是,在想家这件事上我无法立马说服自己,然后让自己变得成熟。
离开家之后,我才渐渐明白:
曾经我居住了那么久的地方,绝不仅仅是一个安居的场所而已,那里,承载了太多太多我未曾注意过的温馨。
这种潜在的看似毫不起眼的温馨,其实多年来早已在我心里扎了根,只是我一直拥有,所以我感受不到它的重要性。
当我离开它的那一刻,我的心才会骤然抓狂,让我方寸大乱,也让我开始正视自己的内心。
03
我本以为,高中三年的磨炼可以让我变得成熟一些,或者说,克制一些。
我所认为的克制,就是在离开家时不再表现得那么依依不舍,而是表现得轻松洒脱。
事实上,我还是太高估了我自己,或者说,我低估了家在我心里的位置。
大学第一年,当我扛着行李踏出家门的那一刻,我承认,我是隐忍的,我是不舍的。我不敢回头,甚至无法说一声再见。
我关上门,头也不回地下楼。到达楼底时,我还是没忍住,于是,我抬头看了看我房间的阳台。
我告诉自己,不能哭,不要哭,可是,眼泪还是不听话地流了下来。
我走得飞快,因为我知道风会把眼泪吹干。
原来,无论我离开多久,无论我离家多远,我的心始终紧紧牵挂着我的家。
原来,无论我多么隐忍,无论我如何克制,我依然无法做到在离开家时保持镇定从容。
原来,对家的思念与不舍是无法掩藏的,我捂着嘴,它就从眼睛里跑出来。我捂着眼睛,我的心会疼。
04
每一次离开家,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次成长。我在一次次离开中感受到痛苦与折磨,也在一次次痛苦与折磨中感受到自己对家的依恋和不舍,更在一次次依恋和不舍中懂得珍惜。
我们始终是要离开家的,不离开家,我们怎么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怎么让自己展翅翱翔呢?
我们始终是要回家的,不回家,怎么把广阔的天地分享给家人,怎么把更好的自己展现给家人呢?
我想,家的魅力就在于此吧:
让你不舍、让你怀念,却又绝不会束缚你、阻碍你。
05
我思念的家啊,无论我离开你多久,等我回家时,你都会让我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当我离家时,你带着期盼与祝福送别我,当我归来时,你张开双臂拥抱我。
我想,你一定知道,无论我走多远,无论我走多久,我都一定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