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苏州,终于迎来了阳光明媚的星期五。暖暖的阳光照在后背上,让我想起了我的朋友们,陪我度过无邪的孩童时代,青春懵懂的少年时代,充满幻想的大学时代,努力拼搏的创业时代,回归自我的内省时代。
孩童时代,伴着童铃般的笑声,夏天我们相约在同—天穿上美美的裙子;冬天黑漆漆的夜空下,带上—盏小灯,相约一起去上学;下雪时跑去田野中滚上—个大雪球,在结了厚厚冰的池塘里抓鱼;在蜡烛上放一块糖,烤出浓浓的香甜味道,用火柴棍拉出长长细细的丝,美美的吃在嘴巴里。朋友家串串门,吃顿饭,甚至有时住在朋友家,记不得都叽叽喳喳聊了啥,只记得很快活。
少年时代,学习是我们主打的功课。开始住校,宿舍里很拥挤。那个时代,我的很多记忆与吃相关,也许是因为长身体而营养不够吧。最爱吃同桌用油和葱爆炒的咸菜,最羡慕父母在街上做小吃的同学。每天中午在学校吃饭,兩个同学拎着大桶去打一个班的饭菜,那时我最爱的是白菜猪肉炖粉条。爱情在这个年龄开始萌动,朋友间私下里会讨论谁和谁好了,谁谁谁怎样的忠诚,谁谁谁又是怎样的花心。那个时代,最常想的是吃,最常聊的是爱情,对爱情啥还不懂,但爱情已在那里。
大学时代,远离家乡。只剩下与朋友相处的日子,与家乡离得越来越远,只剩下每月一次的电话。七个人—个宿舍,从老大排到老七,我排行老五。和朋友间手挽手,肩搭肩,走得更近,聊的更深,有时会在对方面前痛苦流涕。那时开始聊人生,我们有时很迷茫,不知道活着为了什么?语题开始变得沉重又现实。
创业时代,满脑子都是怎么让工资增加点,刚毕业的第一个月扣除入职的—些费用,拿到手只有50多块钱,第一次加工资底薪上只加了—块钱,羡慕工资超过3000块的组长科长们。朋友变得桸缺而不长久,只聊工作不聊生活,更不谈人生,像狗—样的生活着。随着工作的更换,最终还保持联系的朋友寥寥无几。
工作十年后,事业不再是自己追求的方向,开始接触—群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在一起相聚最重要的目的是如何过得开心愉悦,如何让生活更有意义。于是,我有了真正知心的友人,有了一群可以讨论人生—起看风景的朋友。
感谢每位曾经陪伴在身旁的朋友,有你们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