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姐的读书笔记:懂与不懂
昨晚睡前读了几页叔本华的某书某文,文懂,字懂,但总觉意浅,拿捏不准。遂想起这几日读阳明之书,时而跳过,时而心浮,时而累累,时而翻翻,总觉不能全尽我意,全入我心。
有的书,啥都懂,但对于实践行动,细细琢磨,细细品味,也未可知!有的书,看似不懂,不尽兴,但却会让你润物细无声的应用到生活中。
比如,阳明龙场开书院,开民智,我竟觉得教育还是重要,于是提笔给我弟写了封信。从前我深知教育一个未开化之人,有多难,甚至已无用。再比如,周末第一次学蒸馒头,素来不喜摆弄锅碗瓢盆,但受到阳明先生在初到龙场时还给仆人生火煮饭、吟诗唱歌、逗乐讲笑的熏染,竟也落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书籍,原本就是一种内在熏染,一种内在环境的构筑。如同,疫情期间,街市不景,总会让人感觉凋敝凄凉,如今,一切如常,经济复苏,总也让人感到繁荣心安。即使,你也不常去饭馆,逛夜市,但心下已不同往昔。
看书,便是去感受一种氛围,所以,心是时时被带领着的,它不管你看懂还是不懂,其实这都太理性,归于大脑,但实际上,改变我们的从来都是心里的感觉。
——花团随笔
我的回应:很喜欢你这句总结“不管你看懂还是不懂,其实用“懂”来衡量太理性,归于大脑,但实际上改变我们的从来都是心里的感觉!”[鼓掌][鼓掌][鼓掌]
花团:感觉出来的东西,因人而异,所以我们不太关注,也就不注重培养或开发,但我觉得其实每个人的觉受能力都很强,只是容易被“头脑”覆盖或占据。人越往后活,越需要精神的支撑,而精神的丰满和精致需要感觉的细腻、敏锐、广阔。所以,到了一定年龄,总需要一些无为、非物质、非世俗的东西出现[偷笑][偷笑]
我的回应:《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讲了不同书的读法,原来我对文学类的书没这么看重。那本书说到阅读经典文学是从潜意来改变一个人的。我是近几年读书开始多起来的,我觉得真不是学习某个道理或研究理论,而且获取某种力量,好的作品让你跟着故事里的主人翁去经历他颠沛流离、起起伏伏或者精彩不乏遗憾的命运时,感觉某个人的态度和精神也在感化我。在跟自己人性弱点作斗争的时候也会多了一些勇气、温暖、平静或者指引。这些力量和感觉真的可以从书中而来。感觉是创造力的来源,否则人就是活在程序化的、二元对立、评判的头脑里,无法真正融入生活。工业化时代总是抹平一个人的个性和感受,我觉得新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需要一个人有个性、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这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
(然后,诸多姐妹给我点赞了,我非常感恩。)
我的回应:谢谢姐妹们点赞。能够学会看书,入了这个门道,拥有一定阅读能力来获得读书的乐趣,我真的觉得获益良多。我们这种在乡村小镇成长的女孩不被鼓励读书,也很怕被冠以“书呆子”之名,大学后其实特别浮躁、急功近利,不怎么看得进去书了。人到中年爱上看书,一是因为我老公特别看爱文史哲类的书籍,我发现他因为看书谈吐、心性、情绪比较稳定;二是我有孩子后得了一场比较严重的抑郁症,逼得我不得不思考人生某些重大问题;三是因为关心研究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发现突破内卷最重要的是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因为读书我渐渐地对物质要求在降低,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走出抑郁症一段时间后,对人、事、物的思考和理解变得更深刻一些了。以前没觉得我老公爱看书有什么,我只觉得他脾气好、心胸宽广,但也觉得他这个书呆子的爱好不能变现、有点功利地看待他这一方面的能力。等我看书看进去了,也的确体会到作家毛姆说的:《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人在这么喧嚣浮躁、负能量比较重的世界如果能修得“止”的功夫,片刻的静心,找到类似读书这样的法门作为定心丸,我觉得这个能力会让内心强大,境随心转,拥有创造力掌控自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