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期的教学研讨和继续教育培训都是找人代学,也或者是让手机空刷学时,今年,很难得,我打开手机安安静静的听,尤其是关心理学类型的课程,蛮有收获。
焦虑的分类处理的三种类型:
1.与现实相符,可以处理的。
这种类型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考试前的焦虑。类似于升学考试,择业考试,这种关乎到生活转折和决策性的大考,考前的焦虑是符合现实的。可以从引导时间管理与问题解决上入手。此时不应该把过多的情绪和精力放在焦虑上,要合理的运用有效的时间和如何解决问题上。如何高效合理的利用时间,知识掌握上是否寻求一些帮助等,计划制定以后,抓紧落实,不要再焦虑内耗了。
2.与现实相符,无法处理的。
对于这种类型,比如一些处于生存期很短的的癌症患者。则是进行接纳与面对方向的引导。任何人也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把握生命的广度和深度,学会面对和接纳,安抚好自己的情绪,处理好自己的心态,做一些自己喜欢和有意义的事情,把握好每一天的充实和精彩,生活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3.夸大的,与现实不符的。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用“这是真的吗?”来考核自己情绪的反应是否过度。或“用过去的经验”来检验自己是否能够控制问题的发展,激发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中 我们常常对焦虑防卫过当,尤其是一些面对演讲前的焦虑,一部分人,为了游刃有余的面对演讲,会想尽一切方法把演讲稿背的滚瓜烂熟,以至于焦虑的寝食不安,其实可以做出正面的引导,之所以有焦虑,是很正常的,说明你对这个事件的重视。但过度的准备,会失去自己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而对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是缓解焦虑增加信心的源泉和基础。
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为避免焦虑而采取回避的态度。我们都会有这种心理暗示, 当我们因为避免面对某种事情而选择回避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这种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好比,这件事情一定不适合我,我一定完成不了等等。这种负向情绪的暗示,会更增加我们的焦虑,同时对负向情绪的强化也会降低我们做事的信心。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来克服焦虑呢。
首先要给这件事情和这种情绪进行“一般化”处理,也就是告诉自己,这件事其实是很正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有这种情绪,也是很多人都会有的,从而将问题一般化处理,降低自己的焦虑。
其次 ,要积极合理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看到事件和情绪背后的正面方向,问题总会发生,但不会一直发生。任何一件事都有其正面意义。
最后,要将焦虑习惯化,不要过分的夸大而与之抗衡,进行不必要的内耗。要学会接纳问题,学会与问题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