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最触动你的点】
“文革”期间,杨绛负责扫厕所,没有一点犹豫地投入到工作中。她去找了一些趁手的工具,然后用近10天的时间,将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门窗内外一尘不染,斑驳的陶瓷亮出了白底,连水箱也一点灰也没有。每天到单位之后,杨绛首先给厕所通风换气,这里不再是需要捂着鼻子进来、急急忙忙走的地方。所有如厕的人都很吃惊,吃惊之余,也都对杨绛心生敬佩之情。
别人都觉得打扫厕所是个苦差事,但是杨绛却能苦中作乐。首先就是满足自己的乐趣,她每天把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可以把这里当成书房,干完活儿就躲在里边看书。第二,这里毕竟是厕所,那些红卫兵、革命群众没事不来转悠。第三,在厕所,处理纸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那个年代,各种文件、信件都不好处理,烧的时候冒烟立刻可能有人冲进来,撕掉扔垃圾堆里边也有人扒出来。杨绛一直是一个乐观的人,扫厕所也能找出这么多好处。
乐观是一种心态,不是让人强颜欢笑,而是让人从正面思考,积极面对生活,毕竟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
【触动感悟】
看到杨绛先生面对打压,她把作学问要求完美用心的心态用在扫厕所上,把污秽的厕所扫的一尘不染,人们不需急匆匆捂着口鼻进出,她还把厕所当成书房,干完活在里面看书。这种苦中作乐的心态,让她减少内耗,更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让我肃然起敬。
很庆幸听过这章节,那天晚上我与大女儿视频,她哭的稀里哗啦的,说是和同学之间有矛盾。
当时因为我这下大雨跳闸又断网,听了几句后就没下文。后来我是充了话费应急,大概过了10分钟才登上微信,我简单看了她发过来的聊天记录,
问她:你现在还难过吗?需要妈咪跟老师沟通吗?
她说:哭完心里没那么难过了,不需要找老师,可以自己解决。
我说:欣菲,当你哭着跟我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真实感受是很开心,我很开心你愿意把你的事情告诉妈咪。
其次,当你把糟心的事情说出来的时候,其实也是一次梳理,可以想想“我担心的事情是什么?”接下来“我能做些什么”,然后决定应当怎么做,最后就是去行动。”
我当时还和欣菲说,妈咪昨天下午听了一本书叫做《杨绛传》,在“文革”期间杨绛和钱钟书被拉去批斗,游街、扫厕所、剃阴阳头、抽鞭子……他们真的犯了什么大罪吗?自然是没有,但是他们在被冤枉不被理解时,依然勇敢面对,就算扫厕所她也能扫的特别起劲,把厕所扫干净后当成书房在里面看书学习。
很多事,当下可能会让情绪激动很难过,可是再过几天后,几年后再去看,你会发现当时对你来说是一个严重的事故,之后再提起已经是一个故事,也可能忘记了。
妈咪希望你有这样一个心态,把问题变资源,能试着从这件事中思考这件事给你哪些启发。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点就是懂的如何有效发泄自己的情绪。
在育儿的过程中,我很珍惜这样的“危机”时刻,对我来说它也是一次契机,一个了解孩子,走进孩子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另外我最庆幸的是加入情姐的读书会,让我重新爱上阅读,一开始每周阅读一本书我觉得时间紧迫,后来我改成听书,然后从每本书找一下我喜欢的精华点,选出其中一点写感悟,之后再听情姐对本书拆度读以及她的感悟,这样一来我能更高效吸收本书精华。
还有一点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我把一些书中智慧点学以致用,当我把杨绛先生扫厕所的事和女儿分享后,我心里还有点小骄傲自己能引经据典,把有启迪意义故事告诉孩子,给孩子能量支持。
【列出本书中对自己可行的实践清单】
1,敢说不,懂得要独立思考,勇于提出不同意见,不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人。
2,夫妻之间遇到事情,不要急于去争谁是谁非,否则难免会有口不择言的时候,容易伤了感情。
3,敢于“探险”发现不一样的精彩。走在陌生的街头,不知道路的尽头通向何方,也不知道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只有快乐的情绪在牵手中蔓延。
4,杨绛一直是一个乐观的人,就算扫厕所也能苦中作乐找出这么多好处。乐观是一种心态,不是让人强颜欢笑,而是让人从正面思考,积极面对生活,毕竟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
5,任何事情只要开始去做就不晚。常言道,人过三十不学艺。而杨绛,50岁了还在学习西班牙语,学成之后翻译长篇巨作,还获得了西班牙国王的嘉奖,这是一种怎样的学习精神?不管到什么时候,只要心中有了目标,就永远都不晚,晚的是那些安于现状、不敢开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