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不止一次的听到这句话,选择大于努力,并且不止一次的懊恼,自己怎么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要再用这句话自我欺骗了,这句话无异于一句废话。这么对的一句话,怎么能说是一句废话呢?我是@茉心荷,
选择真的大于努力吗?
是的,选择大于努力,但这句话是建立在几个前提之下的。
这几个前提是什么呢?
1 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2 你确信你的选择是正确的。
3 在保证这个正确的选择的前提下,你在正确的方向开始努力。
那么这个努力就是一个不断的正增长。
那么问题来了。
什么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一个正确的选择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怎么保证你的努力总是行走在正确的方向上,而没有偏离轨道?
曾经有一个调查,很大部分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选择是不喜欢,不满意的。既然不喜欢,不满意,当初为什么要做这个选择呢?你可能会说,这不是废话吗?我怎么知道我不喜欢这个专业。我之前都不了解。既然不了解,那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热门啊,所以我就选了。还有的会说,我以为我是喜欢这个专业的,结果深入了解后,发现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那之前怎么不了解一下呢?没有想过,当时选专业很急促,根本没有时间。既然不喜欢,那你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吗?不知道。那你的专业是怎么选的?我根本不知道选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是我爸妈帮我选的。这个爸妈还可以替换为,我是听了我哥哥,我姐姐,我叔叔,或者我的一个朋友然后选了这个。
如果现在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回到过去,重新做一次选择,但是前提是一切都没有变,你会选什么?
大部分人会发现,自己还是不知道选什么,最后可能还是当初的那个选择。
我们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当时当地“当下”,我们认为我们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所以选择大于努力,就是一个悖论。
我们大多数人忽略了这句话的前提。
一个选择,表面上看只是一个决定,一个瞬间。
但这个选择的背后,却是各种综合因素作用和影响的结果。
你的思维方式,你考虑问题的角度,你的决策方式。
更进一步,你的家庭,你的亲人,你身边的朋友,你所处的环境对你的影响。
你的选择总是无法跳出你自己和你的家庭,环境的框框和限制。
拿我自己来说。当初选择大学和专业时,首先是要考量自己的分数和学校,这是客观的,无法改变的因素。
但是主观方面来说,我也无法随心所欲的做出选择,得做出妥协。一个刚刚从应试教育体系下解放出来的孩子,对自己,对职业,对外部世界,对未来又能有多少独立的认知和判断?还有我所处的家庭和环境,我身边的亲人,朋友,这些都构成了一个选择的因素。所有这些聚焦在我的身边,对我喊出的声音就是,你要选择一个未来好就业的专业,最后你是要工作的。你首先要生存,要赚钱养活自己。而所谓的兴趣,喜好,天赋,还有什么诗和远方,这些通通都没有这个重要。
表面上看,我的选择只是一个五秒钟的决定,心血来潮,或者反复思忖的结果。
但深层次上来说,我跳不出自己和家庭的认知水平的框框。
想清楚了这个,再看看我大学四年的生活,还有毕业一年的经历。一次次的印证了这个背后的逻辑。
上大学时,面对很多事情时,感到一种无力感,那种无力感就是很多事情没有人告诉我,自己也没有那个意识,事后就会后悔,这件事情怎么事先没有规划,怎么以前从来没有想到。所以总是不可避免的陷入迷茫。
到后来面临考研还是工作这样比较重要的选择面前也是这样的情况。
生命中的前二十年,很少去想,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自己的天命和天赋是什么,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结果就是,在生命的后二十年里,开始不断的找回自己,找回那个真实的自己,并成长为自己的样子。不停的迷茫,不停的转换方向,不停的试错。不知道怎么选,也不知道自己选的是否正确,事后反思时,有时候就会懊悔,当初怎么没有这样的意识和“先知”。
不然一切就都是顺其自然的,顺理成章啊。
哪会像这样,不停的试错,不停的去折腾,往往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和机会。
由于自己的知识,视野等水平的局限,没有事先规划、预测和判断的能力。
虽然进了同样的大学,但背后这些因素,却决定了大学毕业后每个人走的路完全不同。
这才是背后最大的差别。
有多少人毕业时的工作,是完全主动,并且就是自己理想中的呢?
更多的应该是先就业,让自己活下来最重要吧。只有少部分人可以没有任何挂碍的想到去培养自己,或者去实现改变世界这样很多人看来离谱的理想。还有很多的女孩子,最后听从父母的安排,有的选择去考公务员,进体制,有的选择进国企,过一种稳定的生活。
我们的选择很难跳出一些框框和局限。
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家庭,甚至是”阶层”的。虽然我很不想用“阶层”这个词。
生活中,真实的情况是
1很多情况下,我们受各种因素的局限,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
2 很多时候,一个"正确"的选择其实是我们被动选择的结果,甚至是无意识的结果。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在一些偶然和机缘因素下被动、无意识做出'正确"的选择的情况,不是我们能把握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
我们能把握的就是,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尽量突破一些因素的局限,尽自己可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说到这里,想到了这个故事。
美国有一个女作家芭芭拉为了搞明白美国底层穷人能否通过自己的勤劳苦干摆脱自己的命运而做了一个社会实验,她自己亲自去体验底层穷人的生活,干一样的工作,挣一样的钱。后来她把研究成果写了一本书叫做《我在底层的生活》,这本书给出来的结论是:几乎不可能。不是因为美国不给这些底层人机会,而是这些底层人的认知能力把他们牢牢地限制在那个阶层,无法逃脱。这本书里有一句很刺眼的话——贫穷本身就是一种专制。
举例来说,芭芭拉在做社会实验时有一个女同事,一天能挣40到50美金,但是她住在汽车旅馆,每天的房租是40美金且是日结,也就是说她每天交完房租之后剩下的钱勉强可以维持生计。芭芭拉就很奇怪她为什么不去租一套更加便宜的公寓,这样每月就能省下很多钱,久而久之就能改善自己的财务状况了,女同事一翻白眼说:租公寓要先交一个月的定金,少说也要1000美金,我上哪去弄那么多的钱去?这就是受限于自己的认知水平,她觉得每天交完房租剩下的钱能填饱肚子,一天这样混过去就可以了。为了获得安全感,她不会想更远的事儿,不愿意到更远的地方工作,在工作当中也受不了委屈和压力……所有这些都是认知水平对她造成的局限,而不是社会对她的迫害。
“这种情况在任何国家的任何社会阶层都存在,每一个阶层的人想要突破自己认知水平的限制达到更高的阶层都是很难的事儿,它就像一个牢笼一样,把你死死地锁在里面,看不清更高阶层的人是怎么想问题、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
那么认知水平由什么决定呢?
不仅受教育水平的影响,还受我们所处的环境,家庭,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的影响。如果了解美国社会分层的话,就会发现,美国社会,不仅有财富分层,社会分层,还有教育分层。美国穷人想要跨越社会阶层,真的是难上加难,面临的挑战也比中国穷人大的多,美国穷人想要改变自身的命运,很可能对自己的处境感到的是无力和绝望。
虽然中国的社会还没有形成像美国、英国那样比较固化的分层结构,穷人的上升渠道相对还是很多的。比如,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就算你来自偏僻的山村,只要肯干肯吃苦,就算跑外卖快递,挣的钱也不少,绝对不至于沦落到社会的最底层。
但是中国社会的分层和教育的分层这一趋势的出现,已经开始被很多人预测了,虽然这也不是我想看到的,也不是你想看到的。
那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教育分层。
对于底层出身的人来讲,想要改变命运的方式就是通过应试教育。比如说,美国有一个公立学校叫KIPP(就像中国的高考集中营),它基本上都是办在底层人民聚集的地方。办学方法也和我们所谓的中国的高考工厂几乎是一样的—应试教育!这算是底层出身的孩子能享受到的最好的教育了——只有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奢望。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大学,学校会把他们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但是对美国的中产阶级来说,教育的作用就没那么大了,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素质教育是在中产阶级的学校展开的,这些学校主要是培养孩子的体育、才艺、独立思考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组织人群的能力……是家庭和学校联手合作,把孩子培养成更优秀的人,等待着被社会顶层的人来挑选。”
“而对社会顶层的人来说,学校的作用更微乎其微了,就是提供一个基本的环境,最重要的是家庭本身的思想观念,社会阶层和财富地位。顶级精英的教育往往是由私立学校来承担的,这些学校培养学生的原则只有一条: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
他们的观念是,学生是自己的航船的主人,别人是不能替你做什么决策的,一切由你自己决定。比如说他们上历史课,会让学生讨论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伯利克里在战争中犯了什么错误,而雅典公民又犯了什么错误,这样的讨论可能会持续一整天。”
“这种教育的核心使命是教会孩子怎样欣赏、选择和改变世界,这才是最顶级的精英教育。”
所以底层人民改变命运的方式是什么呢?教育,通过教育。
教育的功能有多大呢,最大的作用就是改变底层人民的命运。
那么中国社会呢?
“就当下来说,中国社会刚刚出现了财富分层,社会分层还没形成,教育分层更是连萌芽都没有。但是,未来会不会开始这样的分层呢?
罗振宇的答案是:会!”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感到一种无奈和绝望。
如果中国真的出现了像美国这样的教育分层,那我和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无论怎样努力,都只能呆在自己所在的阶层。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和你一样感到深深的绝望。
“但是,中国社会刚刚出现了财富分层,社会分层还没形成,教育分层更是连萌芽都没有,每个人都还有机会通过提升自己的认知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突破自己、环境和家庭的局限,升级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升自己的格局和视野,这就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的方式。
如果你不想过一个被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规划和决定的人生,你不想你的孩子重走你的路,那就提高你的认知水平,不断进行自我教育。
这世上哪有什么起跑线,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人生功底,最终拼的是背后的家庭。
文/ 茉心荷
图 /网络
我是@茉心荷,在这里记录我的思考,点个关注,让成长不再孤单,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原创不易,转载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