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6个字,我差点失去了……

上学时,我的一位专业课老师常在课堂上对我们说:“差不多就行了。”

起因是他教授的是一门设计软件的课程,他说某些细节上不需要那么细致和精准,故而经常说出这6个字。

久而久之,班上的同学便常用这句话来调侃这位老师,而这句话也深深烙印在我心里。

毕业以后,我在无形中把“差不多就行了”具象化了,无论做什么事情,我总会下意识觉得:凡事不必太认真,差不多就行了。

之后的日子里,我发现自己做事越来越马虎,也越来越粗心,我不再是从前那个被大家公认“细心”的人。

直到我开始写作,我才发现有些事“差不多”是不行的。

比如,当我认真写文时,和马虎写文时,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状态。

认真写文时,我能感受到写作的心流,能真正疗愈内心,也能写出我想要的内容,更能打动读者。

可一旦马虎写作,不仅文笔很浅薄,内容浮于表面,而且没有丝毫情感,根本打动不了读者。

认真写文时,我的文章能得到编辑的赏识和认可,甚至录用;可马虎写作时,得到的都是编辑的拒稿。

其实,做一件事,认真还是马虎,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扪心自问,如果连自己都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劳动成果,别人又怎么会尊重和认可你呢!

所以,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你对它认真一分,你便收获它一分;你对它认真十分,你便收获它十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