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离开母校的那一天,我去图书馆还了最后一本书——朱迪思·瑞安的《里尔克,现代主义与诗歌传统》,看到借书卡上数字显示为“0”,我心中倍觉失落。
我流连在图书馆的实木书架间,书页上仿佛还留有昨天的体温。
窗外鸟鸣声依旧,微风苒苒,这里将会有新的故事发生,我也不再是当初那个傻乎乎的小姑娘了。即将离去终究不舍,我心里对这四年与图书馆的相伴充满感恩。
大一·天真与怡情至今我还记得大一尚未入学时,新生群里有个学长问我,你大学里想干什么?
他可能想给我讲讲社团,或者介绍介绍奖学金,但那时候的我正沉浸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不能自拔,我告诉他,我也好想写一本这样的书。
即便后来我明白自己学养的浅薄、经历的有限与想要成就的大作之间隔着一条银河。但我永远忘记不了这个梦想,忘记不了《平凡的世界》里给我展现的进取和奋斗的美感。是的,美感,虽然主人公少平最后也不过是一个煤矿工人,但是他对于生命和梦想的感知却撼动了我稚嫩的心灵。
我从小到大受过最大的委屈莫过于家人的呵斥、吃过最大的苦不过是考试前熬的夜,于“苦难”二字并没有什么概念。可我看到勇敢跃入水中救人的晓霞、没钱吃饭也想办法看课外书的少平、承担起家庭重担的少安,是《平凡的世界》,让我第一次对生命的韧劲产生敬佩。
刚迈进大学门,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图书馆看书,在浩如烟海的书海里尽情地徜徉。图书馆一共有四层楼,十多个大型书库,而其中“哲社书库”、“文艺书库”更是对我有致命的吸引力。那时候我从应试教育的系统里解脱没多久,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任何新鲜的语言都能引起我的注意。书单:吴虹飞的《再不相爱就老了》、叶三《九万字》、川端康成的《雪国》、田维《花田半亩》、梁文道的《我执》、李师江《中文系》,还有类似于one、“鲤”出品的系列书。除此之外,中国古典文学是我从小就感兴趣的领域(至今觉得影响我最大的还是《论语》)。我大一的笔记上也有摘抄自《中庸》、《庄子》上的“故君子合而不流”、“生天地之间,忽然而已”之类的妙句。
大一的我渺小而贫瘠,我站在几十排书架中间完全不知道从何看起。我随心所欲地想,那么便随便从哪本书看起吧!(现在想想这种自在也是一种幸福啊)。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不合口味的书看过就忘记,但有一些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这些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趣而不过于晦涩。
它们,有些给我带来哲学、社会、生命的启蒙,有些给我展现青春、伤痛中柔软的心灵。《花田半亩》,是田田用生命抒写的一首散文诗,直到她去世前的几天才搁笔!她是一个善良的大学生,在她的眼里,花会说话,雨也有感情,甚至连疼痛也成了一种修行,我为这样一个聪慧而怀有赤子之心的人几度落泪。是田田让我更加相信,草木有情,人间亦有情!
而看《雪国》时候,那谜一样的朦胧的感情使我迷惑,我不谙世事,不懂爱情,我问啊,行男和叶子、驹子之间到底有怎样的纠葛和爱恨呢?
无疑,那时候的我,迷惘而天真,清浅一如池水,落下任何一颗石子,都会泛起涟漪。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就上大二了,当上了一枚“学姐”。我一向过于天真,不相信风尘里拔节是需要证据的。故而当身边的人都在考一些或无所谓的证件来加素质分、忙着在社团、学生会间穿梭奠定“地位”,又或者早出晚归自习以争取考高分拿奖学金的时候,我什么也没有做。
也许是中学的教育在我身上留下太深的伤痕。让我安安静静地看自己喜欢的书吧!我想。而“目的”两个字不停地被复述,也引起了我的注意。
为什么要看书呢?
有人说,为了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有人说,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而我却说,随我高兴!别人要“目的”,我偏偏要“自由”!也许我天生反骨,想要试试别的路。
书单:伊莎贝尔·阿连德《幽灵之家》(当时写的读书感悟:在怪诞、解构现实中图谋幻想,我想写的就是这种作品,无论是人性还是神性,都在遭遇中抵近)、《诗刊》、萧红《呼兰河传》、刘恒《伏羲伏羲》、《散文诗》、日本讲谈社的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薄伽丘《十日谈》、《中国诗歌研究》、《丰臣家族》、刘伯温《郁离子》等等。
我记下的这些“好”书非常杂乱,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到中国的古典笔记散文,应有尽有,跨度不可谓不大。他们同时引起了我的求知欲,带着我重新了解了一下各个文学领域,我受益匪浅。也是这时候开始,我才感受到好书就是让我们看见生命、看见世界的窗户,他们各司其职。我喜欢《幽灵之家》的主人公克拉腊,她古灵精怪的个性和宏大到堪称传奇的创作背景结合在一起,使整本书都令人着迷。我是一口气把这本书看完的,正当寒假,江西的冬天气温接近零度,又没有暖气,我大白天地躺在被窝里,只用一双手捧着书放在被外,这样才总算把书看完。
萧红的《呼兰河传》也赚了我不少眼泪,小镇上愚拙可爱的人过着他们的小日子,开明的祖父是孩童眼里最亲近的人,就像我的外公一样,睿智而慈祥,有些人老了老了,就更接近孩子。在萧红眼里,祖父大概就是她冬天里唯一的一抹明色吧。还有可怜的“团圆媳妇”,因为天生的活泼大方受折辱而死,愚昧的残忍真是触目惊心。
讲谈社系列的史书值得一读,全新的视角让我耳目一新,看完这本不久就认识了一个河南大学历史系的朋友,业余的我竟然能聊上两句,哈哈。
大二也是我开始专注看诗和写诗的阶段,每天都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又感觉对未定型的未来有许许多多的期待,对二十来年的小小“半辈子”有许许多多的感悟。于是看两页《诗刊》,就有一个两个想法,立马就能写出一首流水般的诗。
大二是读书最好的一年,因为那时正慢慢开窍,敢相信一切,也怀疑一切。
大三·幻想与出走
书单:欧文·斯通《痛苦与狂喜·众神之巅·米开朗琪罗传2》、邱华栋《白昼的喘息》、《庄子》、虹影《饥饿的女儿》、莆跃辉《散佚的族谱》、彭玉平《人间词话译注》、叶嘉莹《迦陵文集》、《诗品》、《文心雕龙》等等。
大三的这一年,为了考研,我课务繁重,看课外书比较少(笔记也做得少)。但看古籍多了,自己也开始尝试写古诗。当我欣赏到曹植的《七哀诗》的情切时,外公突发脑溢血去世了。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沉浸在失去外公的悲痛中,长夜里在门前坐到天明,看月亮静悄悄的,有时候就想想诗,月亮回家的时候,一首小小的《七哀诗》也有了。所有的悲痛汇聚,凝聚在这小小的诗里,写完了,想念完了,就像一生也过完了。生的隔壁住着死,我只能请自己平等看待它们了。这一年是人生体验最丰富的一年了吧,如古人所言“劳其体肤,空乏其身”,以至于能“降大任”,蒙昧的自我意识,也开始苏醒过来,剧烈地颤动着。
我在《白昼的喘息》倒退的舞步中看到浮尘里蝇营狗苟的真实,在《散佚的族谱》里看到乡语村言里长出可爱。没有爱情、一无所有的二十岁,灵魂和肉体在渴望中挣扎,谁不是“饥饿的女儿呢”?多年以后的虹影自由而富足——在走过漫长的黑暗以后。
我开始在脑海里构建那个充满秘密的重庆。
我花了大量时间读繁体的古籍,以至于后来看简体总感觉它失掉了“魅力”,就像减肥后的杨贵妃一样少了一份风韵。学从良师、书为益友,我从心里愿意走入这扇门,拜在古典文学座下为弟子。人生沉浮不定,何不于古人的豁达和睿智中获得“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静?对了,我最喜欢的文人是辛弃疾,没有之一。
大四·融合与跨越
书单:昨天刚下单买了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因为看过他的《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之后深深地喜欢上了他别致的解读,另有凌越《寂寞者的观察》、毛姆《月亮和六便士》、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安妮《安妮日记》重看、《1984》、费舍尔《小狗钱钱》、许纪霖《另一种理想主义》、《儒门中的庄子》、汪曾祺《受戒》,梁晓声《年轮》、波伏娃《第二性》、《人类简史》等等。
毕业了啊,该流浪就流浪吧。终于灵魂和肉体,同时都出走了呢!哈哈。
买了一本非常简陋的读书笔记本,只要三块钱,三个月内做的笔记,刚好把它写满。
现在看书,与早前的疑问重重有所不同,如今看书已经习惯批判性思维,在学习中提问和比较,可以冒昧地有一些自己的主张。
网上一度大肆宣传张纯如是因为写《南京大屠杀》时,看到太多真实史料而心理压力增大,所以才自杀的。在我看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这方面,最后作者丈夫也澄清了事实,两人的儿子两岁被确诊为自闭症,另外张纯如一度遭到日本方面的恐吓,而美国方面态度暧昧,不为张提供保护,所以导致她精神崩溃。诸此种种,都与大屠杀的材料无关。
南京大屠杀的史料固然触目惊心,但张一直是怀着纯心去自愿完成这个昭之日月的任务,引起国际巨大反响后她一度非常激动和自豪,随之又做了关于叙利亚的主题调查。
张因何而死?各媒体不必为了煽情而自说自话,要做的是为每一个善良有担当的人给予最大的保护。我觉得这两者是有很大不同的,在我看此书之前,我朋友和我说,不要看,你会对世界失去希望。
可事实是我没有。一个站在太阳底下的人,大可不必绝望。
夜深了,该休息了,不知不觉中竟然写了三个小时。只是因为我想回顾一下自己大学的看书经历和成长的同步,因为身边只有其中一本读书笔记,可能不是很全面。看书,我会坚持下去,而它,也会一直改变我。
但我并不刻意寻找,我只遇见,用一颗赤诚欢喜的心,去应该随便哪一种人生。
毕业以后就是一个新阶段,所以最近很喜欢一句话“从前种种,譬如今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读书吧,兄弟!
——by檀溪
《大学生活和读书专题联合征文》活动链接:http://www.jianshu.com/p/3515f7f0a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