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看多了喝酒带来的不良现象,我养成了在酒场上点到为止,见好就收的习惯,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一到规定的时间无论谁怎么挽留、嘲讽和激将,我都会立马起身,决不摇摆不定,拖泥带水。做人如果没有自己的个性和原则,那跟被人牵在手中的风筝有什么两样。
农历正月初三晚上应邀在朋友家喝酒,看看时间马上到十点钟了就找了个借口出来向家里走去。本来喝的有点过量,路上又被冷风一吹,神志便多少有点恍惚起来。到家后我推开虚掩着的大门径自到母亲房间里去问安,我知道无论早晚,她老人家都要等我回来了才能安心睡觉。摸索着打开灯看到空荡荡的房间,我徒然感到一阵失落,仿佛一脚踩空掉下了万丈深渊,蠢货,明明母亲已经去世了,你咋就忘了呢!眼泪顿时模糊了我的双眼,紧接着就扑簌簌流了出来。
腊月初八那天早晨,妻子大清早去给一家娶媳妇的远亲帮忙蒸馍去了,我摆好了喝茶家当后打电话给好朋友红贵,叫他来我家先喝了茶再去给福红家帮忙,腊月喜事多,福红的儿子江涛也是在那两天结婚的。
红贵过来后我们刚喝了几盅茶就接到福红打来的电话,叫我俩赶快过去给厨子帮忙,我叫红贵前边先走,我给母亲打声招呼马上就过来。
母亲这时还没有起床,这些年脑供血不足和动脉硬化本来已经将老人折磨得骨瘦如柴,心力交瘁,最近忽然肚子痛得厉害,去医院没检查出任何毛病,换了好几个先生,吃了许多药也没有效果。母亲看到我们整天为她忙碌就对我说:"你听我一句话,別再给我花钱取药了,不起作用的,都八十七岁的人了,早就活赚了,我现在儿孙满堂,有啥可遗憾的呢。"
我也知道母亲患的是油尽灯枯的老年病,但心里却渴望出现奇迹能够恢复健康,便悄悄出去又请了一位名气很大的西医大夫。母亲瞪了我一眼,虽然不乐意但还是配合大夫量血压,诊脉,看舌苔。大夫检查完后开了一些药说:“没什么大毛病,先把这些药喝了再看情况吧。”
“妈,昨晚取的那药喝了怎样,有效果吗?"我推门进去站在母亲床头俯下身子问。
母亲皱着眉头说:“没起半点作用,昨晚又痛了一整夜,叫你不要再折腾了,可你就是不听。”
我沉默了一下说:“妈,今天是腊八节,你过一会起来先泡些馍,吃完把药先喝了,中午我过来给咱俩熬稀米粥喝。”
母亲摇摇头说:“药我不喝了,我现在啥也不想吃,听我一句话,你今天哪里都不要去,给你大姐打个电话,叫她把我那些衣服全拿出来做好准备,我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我听了心里一沉说:“妈,你可不要吓我,你这不是好好的吗!”
母亲吃力的把一个小布包掏出来递给我说:“你拿着吧,我现在还拿这个做什么,今后我再也用不着它了。”
我打开一看,原来是我上个星期给她领的那几百元低保就说:“妈,你会好的,你不要往坏处想。”
我拨通了大姐的电话,简单说了一下母亲的情况叫她马上过来。大姐说她正在烫头发,一弄好马上就过来。
我给母亲倒了一杯开水,母亲摆摆手说不想喝,母亲用微弱的声音说:“暂时不要告诉你哥哥和二姐我的情况,现在来只会麻烦大家,等我把气咽了再叫他们。”
我拖着哭音说:“妈,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呀,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替别人着想,都是您身上掉下来的骨肉,我能负起这个责任吗,要是他们质问我妈妈睡倒了为什么不第一时间打声招呼,你叫我怎么回答。”
母亲没有回答,胸部剧烈起伏,轻声呻吟着,过了一会儿叫着我的小名说:“柱娃,记得我走后把假牙取出来,那东西是不能戴着进棺材的。”
母亲说完眼里流出了泪水,闭上后再没有睁开过,就连话也不说一声了,我亲爱的妈妈,辛苦了一生,她的力气全用完了。
我虽然年过五十却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阵势,边哭边使劲把母亲抱到厅房里,盖好被子后连忙给妻子打电话。
妻子过来后提醒我赶快叫几个人过来帮忙,我连忙跑出去叫了几个邻居,接着就逐个给哥哥和姐姐打电话。
一家有事,百家不安。一会儿功夫后家里就来了好几个人。
邻居陈哥一年四季经常给人帮忙,经验自然比较丰富,他坐在床边观察了一会说:“我觉得老人暂时不大要紧,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我建议你把王老师请来看看,人家毕竟是中医世家,说的话是很有根据和份量的。”
我连连点头称是,叫妻子招呼大家喝茶,骑了电动车去请王老师。
王老师正在和老伴喝茶,听了我的来意马上起身随我出发。
我带着王老师十几分钟就到了家里,老远就听到屋里传来哭声,进去一看原来是大姐来了,大姐哭着喊叫妈妈,可是母亲还是紧闭着眼不说一句话。看见王老师过来,姐姐抺着眼泪站到一边。
王老师坐在炕沿上将两根指头搭在母亲的手腕上,先是左手,然后是右手,未了站起身来。坐在沙发上的人都起来给王老师让座,王老师坐下来对我说:"病人呼吸均匀,脉搏正常,我估计两三天之内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我的话也不能肯定是百分之百的准确,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尽相同,有的人体质好,体内储存的营养多,这样就会多熬一段时间。反之体质不好的人睡倒后不多日子就去世了。你母亲是一辈子的硬气人,只要有一丝力神,她是不会倒下的。"
我对王老师的话深有同感地说:“你说的真对,昨天下午我妈还拿着笤帚在扫院子呢!
王老师说:“一会儿我要去开发区办点事,这样吧,你把我的电话号码记下来,只要有事情马上就给我打电话。”
下午五点过后,二姐带着两个外甥从宁夏赶来了,看了母亲的情况,二姐吁了口气说:“真是吓死我了,我一路上急得心都要跳出来,只觉得见不上母亲最后一面了!”
二姐把嘴贴到母亲耳边说:“妈,我回来了,你能听见女儿的话吗?"
母亲的头微微动了一下,眼里流出泪来,分明神志非常清楚,只是不能开口说话而已。
二姐拿过纸巾为母亲抹泪,心里难过忍不住哭了起来。一位女邻居劝二姐不要哭了,这样也会让母亲心里难受。二姐便停止哭泣,坐在母亲旁边给母亲喂水,擦脸,梳头,将母亲伺候的体贴入微,十分周到。
二姐在他们那边闲月里是在一家私营养老院上班的,如今好铁用在了刀刃上,有她伺候母亲我就放心了。
傍晚时分,大哥、二哥、三哥和几个侄子都赶来了。大家聚到一起商量伺候母亲的事,我说这两天母亲可能没有大碍,晚上有我和二姐轮流照顾就行了,病人最适合清静,人多了反而没有益处,大家晚上最好在自家休息,一有情况我马上打电话通知。
按照现在的情况,谁也说不准母亲能躺多久,哥哥姐姐们的心情能够理解,但是我觉有资源应该合理应用,此时病人最喜清静,人太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我曾经见过村里一位老人躺倒以后,开始子女们来来往往非常热闹,但是随着天长日久,儿女们都累了,厌倦了,一个个变成了缩头乌龟,让老人在孤独无助中绝望的离开了世界!
我要引以为戒,绝不干那种虎头蛇尾的事,一定要让亲爱的母亲无牵无挂,干干净净的过完最后的日子,养儿防老,不就是临终前那段日子有人守在面前递茶喂水么!
儿子和女儿焦急的打来电话询问奶奶的情况,我让他俩把心放宽了好好上班,一有情况我马上就打电话。我知道两个孩子的心情,小时候我和妻子长年在外打工,他们可是跟奶奶长大,是和奶奶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呀!
母亲就那么安安静静的躺着,不吃一点东西,光是喝一点凉开水,我去咨询大夫,大夫说人到了那个阶段就开始排斥食物了,其实这是好事,有的人虽然躺倒了但饭量不减,能吃抵抗力就好,就会无限期的拖延下去。那样子自己受苦不说,还将子女拖累得疲惫不堪。既然不能起死回生,早一点去世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我对大夫的话深以为然,在农村流传着一种说法,谁家的老人没有痛苦的逝去,人们就说他(她)命大,前世一定是行好事,烧长香的。反之就是遭孽太多而受到老天惩罚的。这其中虽然有迷信的成份在内,但劝人为善的主观愿望却是好的。
晚上亲戚邻居和朋友走后,我和大姐、二姐陪着母亲说话。看看时间到了十二点我让大姐去她家睡觉,母亲有我和二姐照顾就行了,大姐家离得很近,我把她送过去后回到家又和二姐聊了一会儿,二姐说:“不早了,你也去睡吧,妈有我一个人照顾就行了。”我叫二姐有事就赶快叫我,然后就回到西房睡了,妻子则和媳妇一起管诺诺。诺诺刚过一岁,正是需要细心照料的时候。人在这个阶段上有老,下有小真是最操心烦恼的阶段啊!
我躺在床上说是睡觉,心里却牵挂着母亲怎么也睡不着,脑子里浮现着关于母亲的一幕幕往事,自己提醒自己说:别睡着呀,要是二姐也睡着了,母亲忽然不行了咋办?于是在迷糊中常常惊醒,赶紧起身将脑袋伸到窗外谛听,觉得没有一点动静这才迷迷瞪瞪又睡下了。凌晨五点,我起来过去看母亲,二姐一听见响动立即抬起头来,看到是我就问:“你这么早起来干什么,妈好着呢。”我问母亲排便和排尿的情况,二姐说半夜里大小便都排了,好在现在有纸尿裤,不然像以前照顾老人光是洗衣服就够累人的。我让二姐去睡觉,二姐说她不瞌睡,我说熬夜伺候老人是苦差事,现在才是开始,日子久了把你熬苦倒了怎么办,白天母亲有我们照顾,你只管好好休息就行了。
天亮后大姐,哥哥和侄子们都过来了。关系要好的朋友和亲戚邻居们听到消息都来看望母亲,每来一个人我就俯下身对母亲介绍:“妈,这是xxx看你来了,你能听见我说话吗?”母亲眼睛微动,喉咙里发出“啊,啊”的声音,分明将我的话听得一清二楚。大家回忆着母亲的勤劳善良,都说母亲命大,虽然吃了很多苦,但到头来儿孙满堂,子女们也都一个个那么孝顺,是村里真正‘先苦后甜'的典范。
到了第三天晚上,母亲的病情忽然有了变化。十二点过后我刚躺下不久,就听见二姐在院子里喊:“柱娃,赶快起来,妈妈快不行了!”
我吃了一惊,一骨碌爬起来披上衣服就向厅房里跑去。二姐随后进来说:“我感觉妈妈的呼吸越来越微弱了,我给大姐打电话,你把王老师和陈哥叫过来让他们看看吧。”我口里答应着手忙脚乱开始打电话,还好,王老师和陈哥都在家,说他们马上过来。
我轻声呼唤着妈妈,手指伸到妈妈嘴边,感觉不到呼吸,只是看见好半天母亲的胸部起伏一下。我紧张的要命,只盼着王老师和陈哥赶快到来。
挡门响了一声,我连忙迎了出去。
“怎么样了。”王老师问道。
“我说不上,反正状态和以前不一样。”因为太紧张我有点结巴的说。
进屋后王老师先把母亲的上眼皮撩起看了一下,然后为母亲诊脉,才几秒钟时间王老师就说:“脉象非常不稳,赶快给你妈妈穿衣服吧。”
大家一听顿时慌了神,大姐当时吓得哭出声来。陈哥说:"别哭了,先穿上衣,再穿裤子,快把线衣拿来,先套右胳膊,再扶起来套左边,记得要顺其自然,别用猛力。”
在陈哥和王老师指导下,母亲的衣服终于穿好了。陈哥问我打算用哪个艺人,还有总理物色好了没有?我说:“艺人就用茂军吧,总理我是提前给张书德老哥打过招呼了的。”陈哥点头说:“两位都是攒劲人,有没有联系电话,老人一去世他们就该到位了。”
于是我就逐个拨打电话,一会儿后茂军和几个哥哥和侄儿都赶来了,书德老哥人在外面暂时无法过来就在电话里给我一一做了交待。就在王老师张罗拜香(老人去世后,儿女们要烧和老人年龄相同枝数的香,并且要边插边磕头)的时候,母亲忽然发出一声轻微的叹息,大家连忙围过去看,原来母亲又恢复了和以前一样的状态。
王老师带着诧异的神色挠着后脑勺说:"这还真是奇了怪了,我看过多个老人的去逝还从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刚才明明是没有脉搏和呼吸了的呀!”然后王老师又半开玩笑的说:“看样子阎王爷不收嫂子,让她去了鬼门关一趟又送回来了。”
茂军画好了倒头马(在纸上画一头马夫牵的马,老人去世后就要立即烧掉)后说:"老人去世一般都是晚上交过夜后和早上太阳出来之前,在这两个时间段要格外操点心。”
王老师临走叫姐姐把老衣先脱下来,免得弄脏了不好收拾。
书德老哥不愧是在红白事情经常当总理的,考虑事情非常周到,他在电话里一再嘱咐要把母亲的病情告诉娘家,免得到时娘家人发难闹出不愉快的事情来不好收场。我听了连连答应,马上发视频给表哥媳妇吿诉了母亲的情况,让她将消息给另外几家亲戚转告一下。
当天晚上,舅舅那边过来两辆小车拉了十几个人来看母亲,许多人都夸我老练会办事,其实那些天我操心母亲的病情脑子一团糟,归根结底这还不是人家张哥的功劳。
女儿许玲给我打来电话,说她和许兵把回家的票买好了,最迟后天下午就到家了。”不待我张口说话女儿又说:“爸,我知道你想说啥,可是你有没有想过钱是永远挣不完的,要是不能和我奶奶见最后一面,就只能留下无尽的遗憾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我还能说什么,换作是我,一定比他们还急,对此我感到非常欣慰,孩子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他们长大了,成熟了。
许玲是在南方某个城市康复医院上班的,她回来后立即加入了伺候奶奶的行列,看到她和姑姑一起熟练的为老人喂水,擦洗身子,大家都夸女儿懂事,没让奶奶白疼。
时光在悲伤中缓缓流逝,就在腊月二十一那天,母亲忽然拒绝喝凉开水,挣扎着口里发出“啊,啊"的声音,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母亲要干什么,二姐握着母亲的手俯下身子问:"妈,你是不是想要说什么?”母亲微微摇头,气音里发出微弱的声音,费了好大的周折后,二姐终于弄明白母亲要喝酸浆水。我的心里顿时涌起不祥的预感,因为有好多老人在去世前总会有一些违背常理的要求,邻居王二的父亲临终前就莫名其妙的提出要喝邻村的暖泉水之后去世的。我把情况告诉给王老师后,王老师嘱咐说:“这两天你们兄弟姊妹几个要白天黑夜轮流守护,病人身边千万不能离人。"
第二天也就是腊月二十二的早上十点二十左右,我和一位来看望母亲的老邻居说话时眼睛习惯性的望了母亲一下,感觉到母亲好久没动了。这几天我也尝试着为母亲把脉积累了一点经验,拉过手来一试没有脉象,胸部也不见起伏,就连忙把二姐他们叫了过来。
王老师第一时间赶来看了看说:“刚刚去世,快把艺人和总理叫来安排怎么过事情吧!”
屋子里顿时响起了高低起伏的哭声。我忽然想起母亲的嘱咐,就把假牙取出来塞进去一颗早准备好的玛瑙珠子。随后便开始了拜香仪式,一个邻居拿了艺人画好的倒头马,按照艺人交待的方向点燃化成了纸灰。
腊月里闲人多,再加上侄儿龙龙和军胜喜欢结交朋友,打电话叫来了几十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不到十二点就把灵棚搭好,桌凳和锅灶拉到位了。
母亲的棺木是十年前就买好了的,为了赶时间和图省事,我打发人把永春叫人请了过来,永春是木匠,他的作坊里平时有做好的棺材。最后商议的结果是棺木让他拉走,另外再添一千六百元,到时把他做好的棺材拉一口就行了。有人推荐说咱们村刘老师画的棺材不但好而且价格便宜,我就顺水推舟把请人和伺候画匠的任务交给他去办。
茂军推算后将出殡日子定在腊月二十七。今年腊月小,只有二十九天,算一算时间也够紧凑的。
院子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女人们系着围裙在灶上做饭,蒸馍,切菜,炒肉。男人们在总理指挥下抬水,摆桌凳,扛煤,布置灵棚,有几个闲人组织在一起搓起了麻将,打起了扑克。
母亲的遗体安放在吊桌上,身上盖着崭新的床单。方桌上摆放着古色古香的青铜供器,两边燃烧着一对白色的大蜡烛,桌子下面是以清油为燃料的长明灯,那灯一直要燃到出殡之后,是万万不能熄灭了的,据说如果熄灭了亡人就会在通往天堂的路上迷失方向。方桌前摆放着纸盆和茶壶,纸盆一边的纸箱里装满了纸钱,香案左边草铺里是男孝子,右边是女孝子,总理特别叮咛说,凡是有人来烧香吊唁,孝子一定要跟着瞌头,那是对客人的尊重和感谢,是作为东家最基本的礼节。
总理拿着笔和本子把我和哥哥叫到屋里,先登记了破孝的户数名单,然后定好了站礼、座礼、采购、保管、帮灶、电工、修坟墓、厨子、后勤总管、纸花架子工、引客、招待客人、招待娘家、伺候乐工、伺候艺人、抬丧负责人、场面卫生、管炉生火、绑扎八台,看管纸花的各项人选。
在这众多的项目中,我最注重的是为母亲修坟墓的事情,修坟墓其实就是给死者修房子,阴阳一理,房子修得好不好关系到亡者是否住的舒适,于是我从众多的亲戚朋友里精心挑选了四个心灵手巧,德才兼备的人去为母亲打坟。母亲的坟墓修漂亮了,当儿子的才能感觉踏实和甘心。
晚上我对几个侄儿说:"晚上要勤快些一定要把炉子架旺,千万不能让守夜打麻将的人受到冷冻,给晚上灶头上帮忙的叮咛一下,夜餐要做的丰盛点,炒菜时多加点肉,烧汤要多打些鸡蛋,香烟没有了赶紧添上,脑子里要记住那些给咱们帮过忙的人,人家倘若有事,咱们要全力以赴的偿还人情,该大方的时候一定要大方,不要怕花钱,要知道有些人把席扣好下了请帖都没人去吃!
母亲去世后的第三天晚上是装棺入殓的时刻,大姐和二姐被叫进去配合艺人为母亲静面和梳洗,男人们则身穿重孝跪在院子里边烧纸边磕头。入殓完毕后总理叫我们兄弟姐妹排队绕着棺木最后一次瞻仰母亲的遗容,屋子里哭声顿时响成了一片,看到母亲神态安祥就像睡熟了一样,我的心里感到莫大的慰籍。
在家乡有一种说法,老人去世后,儿女们谁哭得最难过,谁就被认为是真正的孝子,反之就会被看作是忘记了养育之恩,是没心没肺的白眼狼。
有人私下里疑惑不解的问我:"母亲去世咋不见你哭一声,我记得父亲去世后你哭得涕泪交加,喉咙都哭哑了的。”
我说:“我哭父亲是因为那些年日子过得拮据,刚觉得有些起色,他老人家却抛下我们撒手人寰了,我哭父亲是替他老人家感到遗憾,是对自己没有让老人享几年清福而深感愧疚和自责。但是母亲就不同了,这些年来虽说身体不太好,但儿孙们一个个都那么孝顺,好东西都吃了,好衣服都穿了,我作为她最小的儿子,虽然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起码尽自己的能力做到了问心无愧,老人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去世后的悲伤是真情流露,但是那并不能代表全部。”:
二十六那天所有的干盘各执其事开始忙碌起来,午饭一过灶头上的婆姨们就把煮熟的面条晾在擦了清油的案板上,冷却后一缕缕焗在大塑料盆里,然后兑汤,炒菜,为晚上来寻人情的庄客们准备筋道美味的暖丧面。
下午两点过后四个乐工按规定的时间准时前来报到,两个等待多时专门伺候乐工的干盘手脚麻利的端来香烟、凉菜和花卷,又把喝茶的家当拿来招待乐工,吃饱喝足后,乐工熟练的将吃饭的家当摆挂了起来。随着巜孟姜女哭长城》和巜秦雪梅吊孝》响起,浓浓的悲伤气息顿时在灵棚里弥漫开来传向了远方。看到大姐二姐和孩子们哭的那么伤心难过,有心软的女人竟然情不自禁抽泣着擦拭眼里泛起的泪花。
总理安排了两个稳重干练,年龄较大的干盘领着大家去请主(在东家平时为祖先化纸钱的地方烧一些纸钱,放一串鞭炮,然后把各个本家兄弟中逝者的照片端回来)。负责人叫女婿和外甥拿上仙鹤线人和乐工在前面走,孝子们则拿着丧棒端着纸钱和香盘跟在后面。
半小时后总理接到电话叫大家拿着鞭炮出去迎接请来的先人。
孝子进门后跪在院子里,唢呐声中两个年长的站礼将盘子里的照片恭恭敬敬的摆放在祭奠老主的香案上,男摆左,女摆右。然后开始献饭,先摆时令水果,各式糕点,调料咸菜,接着是饭和筷子,老主那边献好后,紧接着又给新去世的人献饭,还是跟老主一样的规程。
饭献完后开始承孝,前些年村子里去世了人承的是海孝,就是给所有前来吊唁的亲戚朋友和帮忙的干盘都有孝帽,这几年社会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现在除了亲戚有孝,旁人一般是不戴孝的。
饭献完后,暖丧面正式吃起,先上辣子、醋、盐和咸菜,然后端上来一盘盘浇上热汤的凉面,秉承尊老爱幼的传统,总理指挥干盘先给屋里上了年纪的人端,然后再供应坐在院子里等待的十几桌客人。如今的人生活质量提高了,饭量都不怎么样,一般两碗就饱了,能吃三碗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微乎其微。由于场地和座位有限,人们都懂得吃饱了前客让后客的道理,吃完后马上起来腾出位置,站在一旁的干盘就擦拭桌子和收拾空碗,然后招呼站在远处等待的客人入座。吃完饭的人们纷纷来到座帐的地方搭礼寻人情,记账的两个人一个写名字,一个收钱,配合的有条不紊,相当默契。灵棚里人声鼎沸,熙熙攘攘,一派热闹景象。
暖丧面要持续到最后一个人吃完了才能结束,寻人情的庒客如果没有特别之事,一般要等九点多孝子把纸烧了才各自回家。乐工们一曲接着一曲,最后吹起了今晚必需吹奏的曲子《雁落沙滩》,悲哀高亢,婉转悠扬的曲子将丧场的气氛带到了高潮。烧纸之前,总理示意乐工暂时停止吹奏,然后站在台阶上向所有在场的亲戚干盘和庒客们讲了一番话,主要意思就是东家对大家的到来非常感谢,希望大家明天再接再厉辛苦一天让老人入土为安,然后安安心心的过新年。
第二天七点一过,干盘们就三三两两的过来了,喝完茶后,张哥安排了十几个人到纸花铺去拿提前预订做好的纸花,分别是床帐子、三人一马、四合院、金山银山、刘海洒金钱、沙发茶几、小车……还有二十六杆大纸和一杆冲天纸。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去拿纸花的人打来电话说他们集中在小学路口等待,总理便叫所有的干盘拿鞭炮跟随乐工和孝子去迎接纸花。
唢呐和鞭炮声中,孝子们跪在路边烧纸磕头,四个小伙子抬着床帐子走在最前面,其他人则肩扛手挑着各式各样的纸花排列成两路纵队跟在后面。
大纸和五颜六色的冲天纸被捆绑在早就搭好的架杆上,别的零散纸花则整齐地摆放在比较宽阔的地方,看管纸花的干盘们在纸花附近来回巡视,以防小孩玩鞭炮而发生意外。
孝子随乐工进来后跪在院子里给老主和新主献饭,饭献完后总理叫后勤负责人赶快催促灶上的女人们烩菜,吃完了大家各负各的责任,一心一意招待前来吊唁的客人。
上午十点多一过,亲戚便拿着各类纸花和花圈陆续前来吊唁,看看离得近了就停下来给引客的干盘塞上五块钱,那人便快速进去将钱交给主事的乐工,乐工就起身来到门外吹吹打打将客人迎接进来,一般亲戚烧完钱纸就去吃饭,如果是近亲祭拜肯定要献上祭品和供果,纸钱一类的东西。
张哥隔一会儿就问我们和母亲的娘家人联系了没有,一有消息就要马上出去迎接,千万不能让亲戚在外面等的太久。今天在出殡前首要的事情就是要把娘家招待好了,前几年村里发生了一件事,那家人平时对老人不咋的,母亲是喝了药寻短见去世的,娘家人来吊唁时一个当舅舅的质问了几句,那兄弟二人除不向舅舅认错,还翻脸吵了起来,结果人家不但掀翻了供桌,还不让死者下葬,在众人的谴责声中,弟兄二人这才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请了许多人给舅舅赔不是,费了好大的周折才把话给娘家人下倒了。
我给张哥说:"刚才我打电话说他们坐着车到了广武坡,我叫我两姨到十字路口去等了,一到了两姨说他马上就给我打电话。”
也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这边我话音刚落两姨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说他们在巷子口等待,叫我们出去迎接。
张哥一听娘家到了立刻来了精神,组织大家出去迎接,并特意嘱咐两个干盘记得要把娘家人的纸花另放开来不要和主家的混淆,因为娘家的纸花不去坟地,出殡前是要提前烧掉的。
大家出去后热情地帮客人挑纸花,抬食箩,张哥笑容满面,一边寒暄,一边给客人发烟,乐工鼓着腮帮子吹着响亮的曲子领着抬食箩的干盘给客人带路,孝子和拿着纸花的干盘们则紧跟在后边。
娘家人的献饭仪式正式开始,十几个母亲的侄儿,侄媳妇面对面跪在通往灵堂过道的两边,食箩打开,所有的饭菜糕点和供果拿出来摆放在两张大方桌上,孝子们则低着头跪在方桌的后边。唢呐和鞭炮声中,张哥和母亲的一位本家兄弟面对面双手合十,点头鞠躬,然后从方桌上端起两盘糕点传递到跪得最近的两个人手中,那两个人便又传给前面的人,依次传送,最后传到站在供桌两边的两位站礼手中摆放在供桌上,前面的刚递过去,后边的接踵而至,糕点献完又献供果,然后又上饭菜,娘家的献饭仪式从开始到结束足足用去了四十多分钟。事后张哥说娘家人献饭这可是最快的速度,倘若娘家人被怠慢了或者有矛盾,献饭时便故意慢腾腾拖延时间,孝子跪得膝盖再痛也不敢吱声。
舅舅和表兄弟们被请到炕上依次坐定后,两个干盘就把厨子炒好的菜端了上来,招待贵宾酒自然是不能少的,按照张哥的吩咐,我和三哥一个端杯子,一个斟酒,先从坐在上首的舅舅开始,每人敬一杯(丧事有讲究,敬酒是单数)。酒在这样的场合不过是象征而已,亲戚们都心知肚明,大多数都将酒杯端起表示一下又放进碟子里。
舅舅和表兄弟们吃完后烧了一枝香就算是和母亲做了告别,我们送出来后舅舅叫表兄弟们将带来的纸花和一人一马堆放在一起烧掉,马头要面对母亲娘家的方向(具说母亲就可以骑上马去和自己娘家去世后的亲人相见了)。纸火烧完后我们把舅舅和表兄弟们一直送到车上,直到看不见了这才返身回家。
两点是阴阳先生订好出殡的时辰,一点半过后,张哥叫负责放炮的人员拿几个礼炮放在空旷处燃放,听到炮声,人们知道出殡时间快到了,打算送丧的人就会陆续赶来。
乐工吹起了发三堂的曲子,这是马上就要发丧的前奏,有些年龄大些的人迫不及待解开了挷在架杆上的大纸,扛到大路上等待抬丧的队伍出来,院子里的干盘们站在梯子上将对联和挽联,悬挂在灵棚顶上的大白纸花扯下来塞进袋子里,抬丧负责人领着几十个生龙活虎的年轻人站在门口磨拳擦掌,只等艺人发号施令。
艺人口里念念有词,左手端碗,右手中指蘸了水并着大拇指向各个方向弹洒,末了说声:“好了。”那些年轻人就在负责人的指挥下蜂拥进来轻轻松松将棺材抬起来出了大门顺着巷子向外面走去,大哥顶着纸盆领着孝子们跟在棺材后面,唢呐声,鞭炮声和孝子的哭声响成了一片。
八抬早已绑好抬到大街中间等待,大家喊着哨子齐心协力将棺材稳稳当当放到里面,四根胳膊粗的木杠穿到八抬四角的铁环里,八个精神抖擞的小伙子喊声:"起”,八抬就离开支撑的条凳被抬了起来。孝子们的哭声震天动地,扯着绑在八抬上的纤绳向前走去。
送丧的队伍经过逝者的亲戚门口时,亲戚都是要祭奠一番的,必经的道路上放一张桌子,摆上茶饭,然后烧一些纸钱,意思是送亡者最后一程(名曰路祭)。这个时候,抬丧的人将八抬落在条凳上稍作休息,孝子跪下来和路祭的亲戚一起磕头以示感谢。路祭完后送丧的队伍继续前行。
因为我家早先的墓地年代太久空间狭小,我就请艺人给母亲选了新的坟址,新坟路程遥远而且陡峭,竟然走了一个多小时。棺材从八抬里抬出来放在修好的坟墓旁边,其中一位修坟墓的人便下去先是象征性的打扫一下,然后将食瓶罐放进早就挖好的小洞里。这时候便有人把母亲的女婿和外甥喊过去给整理坟墓的人给钱,谁给的钱多,谁得到的赞扬声就多,反之就会被嘲笑为虱皮和小气鬼,在我看来这个习俗真的挺好,也算是对修坟人辛苦的报答。
艺人把时间拿捏的真是准确,大家刚到坟地额上汗都未塌下葬时间就到了,抬丧负责人叫人在棺材两头穿上棕绳,又挽好绳扣,然后让大家在两边扯紧绳子将棺材下到坟墓里,艺人在工具包里掏出罗盘调好了字向,然后在两头的木桩上拴根红头绳,又将一根挂着古钱币的细线绑在红头绳上吊下去,两边的人们便拉着绳子移动棺材让中心和细线合到一个点上,最后下去一个人把绳扣解开拉上来就算大功告成了。
张哥过来对我们兄弟姐妹们说:“过去看一看老人的坟墓吧,马上就要填土了。”两个姐姐哭得站不起来,我和二哥三哥就过去围着坟墓看了一圈觉得没什么问题就走开了。拿铁锹的人们都走过来开始往坟墓里填土,张哥把二哥留下来焚烧纸花,又叫一个干盘领着我们提前出发跪在大家必需经过的路口,看到送丧的人过来就要磕头,以表示对大家的谢意。
尽管张哥通知大家不要回家,东家准备了饭菜邀请,但是憨厚的父老乡亲们知道无事可干就各回各家了。
孝子到齐后,张哥立即安排合主,让所有的孝子跪在院子里,叫几个邻居小伙端了盘子将老主那边的供果和像片和新主的归到一起便完成了合主的仪式。
合主结束后张哥把艺人,乐工请过来坐到炕上,摆上酒菜,先让孝子敬酒,然后端上艺人和乐工的辛苦钱。
打发完乐工和艺人后,张哥又安排了明天晚上伏三的事情。张哥说这几天把他累坏了,现在亡人入土为安,他今晚也能好好睡一觉了。
送走了张哥进去后正好两个记帐的过来交账,我让军胜和儿子接收了放好,等伏三过了再给大家均分。
熬了多日的夜,大家终于能睡个好觉了。尤其是二姐,她付出的太多了!
第二天可以说睡了个自然醒,揉着惺忪的眼睛一看表已经是早上九点多,想起昨天张哥安排过的事就急忙起来洗脸刷牙,我找来本子和笔把执事榜上所有人员的名字照抄下来,然后叫两个邻居去请,那都是一些帮过大忙的人,是万万不能遗漏了的。今晚一定得好好招待人家才算是表达主人的感激之情。
我打电话给侄儿们,叫他们邀请一下各自的好朋友。然后又联系厨子问他剩下的菜今晚够不够用,厨子说他感觉肉和辣椒有点少,我就叫他开个菜单在手机上给我发过来打发人到陇西去买,在这么重要的事情面前,吃喝方面是万万不可吝啬的。
妻子出去亲自上门将所有的邻居邀请了一遍,在母亲病倒到去世的这段时间里,我们深切体会到了远亲不如近邻的真正涵义。
我专门打发人上门去请张哥,在我们这场事情上张哥确实做到了全力以赴,尽职尽责。
伏三那天的晚饭吃得比较早,主食一般是米饭,为了感谢大家的这些天的辛苦,东家要尽力提高饭菜的质量,让厨子炒十多个素荤搭配的菜,然后调几个凉盘请大家喝酒,我们弟兄几个拿着酒杯逐个给大家敬酒,敬完又让侄儿们接着敬,然后说一些感激的话。在伏三的酒场上客人们出于对逝者的尊重是不会划拳猜令的,于是大家便凭各人的喜好有的掷骰子,有的发扑克来代替划拳喝酒。
张哥拿着纸和笔定好了八个去坟滩伏三人员的名单,分别是两个祭后土的,两个插丧棒的,两个清理卫生的,两个烧衣服和被褥的。
祭后土就是在逝者的坟墓后边埋三片生肉代表三牲,再插两枝黄蜡和三枝香,然后烧黄钱纸,最后奠酒。
插丧棒的就是在逝者坟堆前面先插代表儿子辈(包括本家侄子)的柳木丧棒,按照人数插相同数量的柳木丧棒。然后是代表孙子的一排,,最后就是重孙的一排。五世同堂是极少的,所以一般把代表重孙的丧棒插完就行了。负责插丧棒的两个人一定得认真细致,因为丧棒数目是万万不能搞错的。
清理坟墓周围卫生的就是一个拿木锨在绕着坟堆做出弯腰往坟堆上铲土动作,另一个手拿糜杆笤帚跟在后面做扫地动作,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即可。
两个烧逝者衣服的就是将逝者生前穿过的衣服和铺盖在离坟墓附近的地方全部烧掉。
所有这些过程都是在十二点之后交过夜才进行的,期间人们不能说话,完成各自的任务后和孝子悄悄走出坟地就行了。下山后即将进村时指定一个人喊几声:“各位父老乡亲,孝子在这里感谢大家了!”
这便是伏三的全部过程。
三伏完后母亲的丧事就算全部结束了,接下来还要给母亲的娘家还食箩谢孝,烧旋门烧,烧七期纸,然后是百天纪念,一年纪念,三年纪念,十年纪念之后就不再举行纪念仪式了。
百天纸节那天,姐姐和侄儿们征求我的意见,我说:“咱们到坟地里多化些纸钱就行,纸火就不要买了,那都是一些花而不实,是给活人充体面的东西。儿孙们在老人在世时付出的好才是真正的好!
我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年底将父亲从老坟迁出来和母亲合葬在一起。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举案齐眉,白头偕老,生同衾,死同穴才是夫妻最好的归宿。
母亲,你在那边还好吗,儿子祝你永远开心和快乐,有什么事就给儿子托个梦吧。
亲爱的母亲,儿子想你了!
后记:俗话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我唯恐随着岁月流逝而忘记了当时的一些细节。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写点回忆性的东西也算是对母亲最好的一种纪念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