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周进行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童谣规划有下面的问题:
想象中孩子会跟着大人把童谣唱完,会把重点重复的单词进行学习,然而孩子兴趣点并不在词上,更关注童谣韵律本身,能把童谣编上其他单词胡乱唱一通,压根不听你讲解。
这时我调整了方法,不再进行单词的学习,直接加入新单词来跟着孩子一起编新的歌词,这样反而激发了孩子的兴趣,更加快乐的继续唱新的词,至于原来的词具体要怎么讲解早已经抛到脑后了,先保护孩子的兴趣,就会得到更大的惊喜。一首歌下来,动物和动作类词语翻倍的念熟悉了。
接下来是绘本规划中发现的问题:
在韵文绘本中重复出现单词的频率比较高,相对简单,孩子更易接受,分级读本中更偏重整段句式的重复,这时孩子感觉不到重复性节奏,只看到比较长的句子产生畏难情绪。
对于这种情况,我只暂时又回归到比较简单的故事类绘本中,需要重新选择绘本内容。我想这种情况大抵类似大人看英文文章,科技类夹杂专业名词的都是粗粗一看,猜着意思赶快翻篇,八卦故事流行趋势这种的能看进去完全理解并get得到其中意味。孩子反应牛津系列的相对要难一点,所以暂时还是以兰登为主,下一步还是要找一下其他分级阅读绘本补录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