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在我小的时候没有什么概念,想着他们欺负我,我回家告诉家人,家人会去找老师。在家长或者老师看来是小打小闹,过了之后还是可以好好相处的。
后来,我了解到“校园霸凌”是怎么一回事,真真正正地明白:那会是一个疙瘩在心底。这个“疙瘩”会让你时不时想起,没有办法去释怀,会想她为什么要言语针对我,为什么要言语针对的同时还动手。
”校园霸凌”,这个词进入我的认知,是在我大学备考那年.那年2019年,因为考研我认识了李尚龙老师,他写了一本书叫《刺》,在后来拍成了电视剧,题材是和“校园霸凌”有关的。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知道,原来我小学一年级仅存模糊的记忆,很大一部分来自同桌的“欺负”(那时候的理解)。
在记忆中,总是有这个一些片段,拼凑不完整。记得那天,在教室里不知道为什么,我和谁发生了争吵,同桌叫来她的表哥,她表哥和我哥差不多年龄,然后不知道我是怎么被打的。后面的记忆只记得我中午回家什么话也没说,但有哭,奶奶看着我的脸和手臂、手腕有指甲印。
吃完午饭,奶奶拉着我去到学校找校长,在小卖部(校长家的,在小学的隔壁)找到了校长,奶奶拉着我的手给他看,边说边控诉着。后来的结果,不知道怎么样,老师没有找我单独安慰,校长也没有公开说明(在我的记忆里)。
记忆里是奶奶的骂声,控诉声,还有面前的人来人往(小卖部和学校是在公路旁),这件事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结束了。
还有另外一些记忆,一直没有其他人知道,没有跟家人说过。那时我的那个同桌是转校来我们学校来读小学,她年龄比我大1-2岁。除了那一次她叫她表哥来的那一次,在课上她会说一些言语,攻击我的,攻击我爸妈,说我爸妈怎么怎么样,然后我干嘛干嘛的,边说还会边掐我的手臂。
那时候我也是爱穿小裙子的人儿,但有天她说以后有腿毛真难看,她也会时不时掀起我的衣服,所以后来我没有再穿裙子了。(放在现在她一定是一个合格的”键盘“手吧,用键盘说话,一个劲敲就行)
每每这样,我好像都没有反抗,可能是性格使然吧,爸妈和奶奶一直说不要和别人打架,不要和别人抢东西,不要和别人争吵。所以我们家的人儿,性格都是比较温和的。
在”校园霸凌“被我真正知道,我想起了一系列的记忆碎片,不好的记忆,断断续续的,不知道是好还是坏呢?
好应该是,对”校园霸凌“没有概念,没有造成什么样的伤害(除了一些皮伤),后来那个同桌在三年级的时候转学走了。
坏在哪里呢?坏在对于”校园霸凌“没有概念,让那些人欺负人,欺负地顺其自然,学校认为是小孩子的打闹,家长可能在当下那个情况下说几句就过。
不知道未来的校园会对学生有怎样的保护,但借李尚龙老师的一句话“天使已登台,魔鬼必退场”。希望我们不会因为害怕被欺负,而恐惧上学。
很开心,现在”校园霸凌“受到了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