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真相往往是这样:实力不够的时候,最容易被轻视。
今早我就遭遇了一次赤裸裸的轻视,心中很是气愤。但气愤过后,反而坦然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上个月给某个公众号投稿,文章被采纳了,可迟迟没有发表。
心里惦记着,所以忍不住发信息给小编询问,结果第一次不回复,第二次只高冷的问了句是哪篇文章,然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今早看到小编在群里说话,于是趁机又问了一次,特意艾特了他。这次倒是回复的挺快,但他告诉我说不发了,不是已经通知你了嘛,你都问好多次了。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我忍着怒火,跟他理论了几句,他直接来一句,要不给你发?或者你想怎么样?忘了通知,抱歉。
我说你这是什么态度,难道你就是这样对待投稿的作者的?既然采纳了,为什么又变卦不发?既然不发,也应该提前告诉作者一声。你这样是在逗我玩么?
接下来,他说了一句话,真是让我跌破眼镜:难道要我卑躬屈膝?我彻底火了,真想来一句:难道要作者卑躬屈膝?最终,我忍住没有说什么,果断退了群,然后拉黑了那个小编。
文字本是风雅之物,是种清凉的趣味。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渴望得到认可和关注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可是在发表的路上,总会遇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
心中懊恼,就跟几个文友倾诉了一番,结果大家深有共鸣,原来这样的情况不是只有我一个人遇到。她们遇到过好几次这样的情形,安慰我说不用计较,想必编辑也有难处。
慢慢地,情绪平复下来,心中不再有怨恨。心想,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实力不够,小白一枚,被轻视也是情理之中的。你要是咪蒙试试,肯定很多大号卑躬屈膝等着被翻牌子呢。
写作这件事,最是不能急于求成,功利之心也没错,想要收获名利是人之常情。但前提却是你得有过硬的实力。
俞敏洪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当你是地平线上的一棵小草的时候,你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在遥远的地方就看见你?即使走近你了,别人也可能会不看你,甚至会无意中一脚把你这棵草踩在脚底下。当你想要别人注意的时候,你就必须变成地平线上的一棵大树。
现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谓人微言轻,正是如此。人在低处,所以说的话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因为份量不够。
上中学的时候,一次被班主任叫去谈话。他对我说,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孩子,要好好努力啊。记得当时听了这话的我,内心那个激动,胸中顿时腾起一股幸福的洪流。从此以后,这句话被我牢牢记住很多年。
随着求学生涯划上句号,进入社会讨生活,渐渐地,不再被这句话所感动。潜力和实力,虽只有一字之差,可却相去甚远。二者之间的距离,其实很遥远。
有潜力,只代表你具备一些可以成功的要素,是一个将来时;而实力,代表你已经拥有了成功的资格,是现在进行时。
一个人,到了一定阶段,就该具备一些实力,而不是一直做一个有潜力的人。再有潜力,也需要不断去挖掘,让它转化为实力。
成熟,有时候就是一瞬间的事。当再有一些人,对我说你是个很有潜力的人时,我不再有当初的那份激动,反而觉得惭愧。这说明我的实力还不够啊。我更希望听得人们对我说:你真厉害,真有实力!
被拒绝,被轻视又怎样,与其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公平,不如静下心来好好修炼内功。当我的文章写的足够出色时,我相信编辑不会视而不见,读者更不会视而不见。
要知道,很多优秀的作者,在写作之初,也不都是一帆风顺的。都曾经历过退稿,不被欣赏的阶段。尽管也有一些优秀作品,直到多年之后才被认可,但最关键的还是作品本身就是佳品。有一些回响,只是需要时间。
委屈,愤怒,眼泪,在你还不够强的时候,比同情更多的是鄙视、嘲笑,最重要的是这些情绪对事情的解决毫无帮助。想要被重视,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实力的人。
不知你发现没有,当你实力满满时,整个世界对你都是和颜悦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