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作想要更清晰明了一些,所以定了这两个主题:
1、3个人的《四季》
2、每个时期的音乐,与文化(文艺复兴,启蒙)历史背景(工业革命)政治(资本家发展等)
今天在总结西音史的时候发现,海顿也有《四季》,可能我比较喜欢听维瓦尔第的《四季》,并且也知道老柴也有《四季》。当我知道海顿还有《四季》(所以说,还是要好好认真读书的,真后悔大二老师讲课没有再认真听一些,或许听了,但是并没有十分用心!),就想把他们拿出来区分区分,让自己逻辑思维变得更清晰一些,更有条理一些。
那就从时间轴开始走吧!
一、最早出现的四季,那就是巴洛克时期,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我找到一个较为完整版本的音频,供大家聆听,好的音乐分享给更多人,才快乐!
所以关键特征是:它的体裁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包含《春》、《夏》、《秋》、《冬》四部分,出现在巴洛克时期!
二、古典主义时期,海顿清唱剧《四季》!
三、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其内容以1-12月为标题,最常听到的是6月《船歌》。
以上是很简单的把3首四季放到了一起,找到的音频文件供大家欣赏!或许有种奇特的魅力,那就是标题以《四季》的音乐作品都是那么好听!
说个题外话,关于海顿的音乐,大家都知道他是“交响乐之父”,今天读到一段评价他的弦乐四重奏的文字,我个人认为的很美好,虽是在讲述故事一样的描述海顿的弦乐四重奏,却让我感受到了弦乐四重奏的美!文字是这样说的:海顿同时代的人曾这样形象的描绘说它们好像是四个朋友之间的谈话:“第一提琴像一位中年健谈者,总在寻找话题来维持谈话;第二小提琴是第一小提琴的朋友,竭力设法强调第一小提琴话中的机智,很少表白自己,参加谈话时,只支持别人的意见,不提出自己的意见;大提琴是一位庄重而有学问的人,喜欢讲道理,用虽然简单却很中肯的论断支持第一小提琴的意见;中提琴则是一位善良而有些饶舌的妇人,丝毫讲不出重要的意见,却经常插嘴”
哈哈,多形象呀~
第二个内容,我想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所以就放到明天,待我详细的进行资料查阅,想好构思,再手写出一份线索,进行记录!
今天是坚持写作的第23天,翻译第3天!
Those who cannot remember the past are condemned to repeat it.——乔治·桑塔亚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