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提问中的留白,在语言发展的四个重要领域中1.倾听2.说话3.阅读4.写作,倾听是最基础的。那么倾听除了接收信息,还有“注意和解读”的功能,而这两种功能决定了你是在“听”还是“听见“。
提问者的倾听并不是抛出一个问题之后就被动等待答案,而是要主动地去捕捉对方的信息。倾听的过程是对大脑接收的信息进行重新认知的过程,所以理解性倾听并不意味着同意和遵从。
我们要在共情性倾听中讨论观点,在思辨性倾听中辩论观点,在评估性倾听中找到结论。
倾听是对各种听觉和视觉刺激的接收、注意和解读的过程。我们在共情性倾听中讨论观点,在思辨性倾听中辩论观点,在评估性倾听中找到结论。
倾听中积极的反馈可以用语言来反馈,短语和语气词都是不错的选择,这让对方不会感觉到自己是在进行自言自语式的独白;积极的反馈也可以用身体前倾、点头等动作和表情,给予对方及时的回应。
专注和回应是访谈中有效倾听的关键所在。为了克服有效倾听中的障碍因子,专家建议访谈人应该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仔细倾听被访谈人的全部回答;当被访谈人进行回答时,访谈人要注视对方;心中保持评价标准;不要急于做出评价;探究完整的答案。留白几秒钟。
倾听和认知过程是不可分离的,倾听中的反馈就是认知在互动中的动态推演。作为倾听者需要做到的重要一点是耐心,听完对方的主要观点,同时在倾听中积极思考对方的阐述逻辑,并给以有价值的补充和评价。有时,这也意味着礼貌地打断或引导对方进入更深入的阐述。只有这样,双方的认知才会通过有效的倾听形成有效的互动。
让我们学会倾听沉默,因为在万象喧嚣的背后,在一切语言消失之处,隐藏着世界的秘密。倾听沉默,就是倾听永恒之歌。因为我们最真实的自我是沉默的,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沟通是超越语言的。倾听沉默,就是倾听灵魂之歌。”哲学家周国平以哲学思考阐述了“沉默是语言之母”:一切原创的、伟大的语言皆孕育于沉默。但语言自身又会繁殖语言,与沉默所隔的世代越来越久远,其品质也越来越蜕化。
沉默是语言之母。倾听是最基础的语言技能,倾听中的沉默是提问者在语空留白处放空自我,摒弃浮躁与噪音,在身与心的合作中与受访者共同抵达沟通本质的交流。